第一四四章 蘇松

崇禎十三年(1640年)五月中旬,蘇、松、湖等府的吳江、歸安等地晝夜傾盆大雨,水勢驟發,霎時洶湧,不分堤岸,屋宇傾倒。而米價騰踴,鬥米至銀三四錢,富家多閉糶,民食草木,根皮俱盡,拋妻子死者相枕。強橫之徒三五成群,鼓噪就食,街坊罷市,鄉村閉戶人情洶洶。

漢洲常駐大明廣州貨棧的大掌櫃周二貴是在1640年6月15日乘船從海路抵達松江府上海縣,映入眼簾的一切,儼然就是一幅末世景象。昔日繁華熱鬧的街市,如今一片蕭然,街上的門店均緊閉大門,到處都是被大水沖刷過的跡象,失去家園的無家可歸者,躺臥於商鋪門廊之下,以遮蔽綿綿細雨。

上海縣的衙役和金山衛所的士卒,腰跨長刀,手持水火棍,警惕地巡視著各處街道,以防饑民暴起鬧事。

“也不知道,此地的織工匠人能尋到幾人?”周二貴對於大明境內隨處可見的饑民,早就無動於衷了,心裏卻在琢磨著,如何在漢洲移民船隊到來之前,搜羅更多的織工匠人,以及急需的——大明婦人。

“飯都沒吃的了,哪還有人買布織衣!估計那些織場也關門了歇業了。”趙成順說道:“只要俺們拿出糧食,有的是人跟著俺們走。”

周二貴微微一笑,深以為然,他們從廣州過來時,特意拉了一船糧食過來,就是想趁蘇松水災之機,大肆收羅織戶、匠人,以及年輕婦人。瞧青浦縣這種情形,估計他們此行的人口搜羅任務,應該不難完成。

自從兩年前投了漢洲,周二貴深為自己當初的決定而暗暗得意。那個時候,自己不過是周應平的一個大夥計,跟著曹雄他們一路到了漢洲。後來被漢洲借了去,先是在巴達維亞操持各類物資貨物的采買,接著又隨著曹雄到了廣州,開設漢洲貨棧,以此作為漢洲在大明的一個常駐據點。

而自己的老東家周應平因為在漢洲從大明移民的時候,遇到鄭芝龍巡海船攔截,慌亂之下,竟然將漢洲的實情說與鄭芝龍水師將領,從此惡了漢洲,不敢再往南洋和漢洲。

由此,在大明境內,自己儼然是漢洲的唯一代理人,掌管銀錢數十上百萬,眼界隨之開拓,往來均是富貴大豪之輩。如此境遇,當真是自己未曾想到過的。而且,靠著漢洲與鄭芝龍交好關系,在廣東、福建、江浙等地區,還是有些排面。

不過,此次來這蘇松地區,倒是他此前兩年尚未涉足地方,官面上一些關系也是空白。不過,他也不以為意。搜羅移民,經過幾年實施,漢洲已經總結出一套行之有效的方式方法。無非要先將官面上打點好,再和街面上勢力人物溝通一二,開設幾個粥棚,四下散布免費拉人至南洋屯墾就食。

如此一番作為,無數難以活命的饑民定會蜂擁而至,拿著一塊餅子,就能跟著漢洲移民大船走人。

周二貴來江南地界,除了搜羅人口,還有就是想推銷漢洲的一些工業制成品,砂糖、蜜酒(甘蔗酒)、珍貴木材、金屬工具。

不過,周二貴認為,漢洲的一些粗笨工業品可能不是很受歡迎,蓋因江南富庶,物產充裕,不論是砂糖酒食,還是金屬制品,完全無法與大明境內同類物品相媲美。但是,江南富貴人家喜性豪奢,多半會對漢洲從威遠島和帝汶島運來的楠木和檀木,比較喜歡,也願意花大價錢采買回去,以為自用。

漢洲移民船隊所帶來的各種物產賣出後所獲金銀,一般都不會帶回漢洲,而是全部又換成漢洲急需的各類物資,隨同眾多的移民,運回漢洲本土。

“這上海縣的官府怎的沒有出來賑災?”趙成順隨著周二貴在縣城裏走了一圈,除了一派蕭條的市場,就是無數家園被毀的災民三五成群地聚集在各處,眼帶期盼地看著過往的路人。

“多半官府之中也無多余的存糧。”周二貴稍稍想了一下,說道。蘇松地區以棉紡為主,周邊幾個府縣在數十年前,均采取了毀糧種棉的農業種植方式,民眾所食用的大部分糧食都從江西,湖廣一帶輸送,想來附近幾個受災府縣,沒有多余的糧食賑災。

“這江南之地都無多余糧食用於賑災,那北方豈不是更是餓殍遍地了!”趙成順來自河北,流落山東,兩年前被漢洲人收羅到船上,但途中患病,滯留廣州。病好了後,因為人比較機靈,被周二貴留在漢洲貨棧,幫著處理一些日常事務。因而,對於饑民,有一種天然的同情和惋惜。

“所以說呀,這個大明要亡了呀!”周二貴嘆口氣說道:“民不聊生,官府又無所作為,這天下,遲早要被這無數的饑民所掀翻!”

“哪來的大膽狂徒,在此誹謗朝廷,咒我大明江山將亡!”倆人身側突然傳來一聲呵斥:“來人,給我將他們拿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