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零章 生意人(二)

安裏·克雷多看著齊天那張年輕的面孔,半響沒有說話,他不知道對方是否了解他們所帶來的“貨物”價值。在他這般年紀的時候,所謂急需,或者貴重,可能只會想到金銀玉器,或者奢侈享受之物。要是曾經老成的曹雄還在的話,說不定真的會出大價錢,將他們從歐洲好不容易才搜羅的“貨物”買下來。

而眼前這個年輕人,估計是比較受曹雄的寵愛,因而才獲得了漢洲大統領的繼承權,在他心中不由對這個新生政權的存續時間,報以悲觀態度。當然,他們帶來的一些“貨物”,可能也會因為有些人不識貨,而變得不怎麽值錢。

“克雷多先生,你不必擔心我們漢洲的支付能力。”齊天看到對方有些猶疑,以為他擔心漢洲的財物儲備難以支付貨款,寬慰道:“我們漢洲雖然被荷蘭東印度公司封鎖了三年,在戰爭中也遭到了很大的損失。但我們還是有些積存的,支付你遠道送來的貨物,還是完全可以滿足的。”

“聽說你們漢洲已經可以自主造大船,是嗎?”安裏·克雷多問道。

“是的,我們現在已經可以建造一千噸以下的專業戰艦和商船。”

“那你們還需要更新、更先進的造船技術和工藝嗎?”安裏·克雷多沉吟了片刻,然後說道:“我們帶來了一些工匠和技術模型,憑借這些,你們漢洲可以建造荷蘭目前主流類型的各種商船,以及戰艦,而且這些技術在歐洲也是處於領先地位的。”

“這些工匠和技術,我們漢洲大概要花多長時間可以吸收利用。”齊天不動聲色地問道。

“工匠是簽訂了三年的契約。”安裏·克雷多說道:“你們可以在這三年裏慢慢消化吸收。”

“我們需要為此支付多少?”

“四十萬盾。”安裏·克雷多臉上露出了一絲笑容,“或者同等價值的金銀,工匠的薪水也得由你們支付。”

面前這個年輕人知道造船工匠和技術的重要性,那接下來就好談了。

齊天心裏盤算了一下,四十萬盾荷蘭幣,若是按照3.6盾兌換一兩白銀的話,那就是大概十一萬兩白銀左右,足夠建造四到五艘的大中型商船了。

但是,不要忘了,荷蘭在這個時期擁有最為先進的商船建造技術,尤其是他們運輸用的“大肚船”、速度較快的“飛船”以及捕魚用的“大帆船”等船型著稱與全球,而且荷蘭造的船只設計合理、結構堅固、工藝先進,而且船只操作人員要比其他國家的船只少20%以上。這對於漢洲這種極度依賴海運、人力又非常短缺的新生政權來說,是最為看重的。

“雖然你們的要價高了一點,但我們漢洲願意支付這筆錢。”齊天決定不與他討價還價了,“但我們先期只支付20%定金給你們,待我們漢洲造船場評估和確認過你們工匠帶來的技術後,再支付60%,一年後支付剩下的全部。”

安裏·克雷多點點頭,表示認可這種支付模式。畢竟造船技術是否先進可靠,得要驗證了才能作數。

“呢絨、麻布等紡織工匠有八個人,契約也是三年。”

“多少錢?”

“十五萬盾。”

“五萬盾。”齊天說道:“畢竟這個時期,紡織品最為先進的國家,可是我們曾經的母國,大明,而且我們目前已經開始在進行紡織產品的生產了。”

“明國最為先進的是棉布和絲綢。”安裏·克雷多反駁道:“但是在呢絨技術方面,荷蘭人在歐洲可是最為先進,即使英格蘭也比不上。”

“但是我們漢洲氣候炎熱,與我們相鄰的東印度群島也是如此。呢絨產品生產出來了,幾乎沒有市場。”

“你們可以賣到明國呀!”

“大明有各類毛皮加工產業,還有海量的棉布。呢絨,未必有市場。”齊天說道:“所以,我們花費五萬盾購買這些工匠和技術,會承擔很大的風險,很可能會產生空有技術和產品,而沒有市場的局面。”

安裏·克雷多沉默了,他在心裏評估齊天這番話到底是在壓價,還是真的存在技術和市場風險。

齊天面色平靜地看著他,心裏也在盤算,路德維德將他們荷蘭人的部分先進技術和工藝賣給漢洲,倒真是撓到了漢洲的癢處,頗具生意人頭腦。漢洲移民日益增多,必然會逐漸增長為一個數萬,乃至數十萬人口的規模市場,對各種工業品和消費品需求也會逐漸增多。

而漢洲周邊的土邦王國,幾乎就沒有能提供什麽日常工業品。而有能力提供部分生產和消費品的,不論是大明,還是印度,波斯,距離又實在太遠了,購買成本定然會很高。這就會迫使漢洲要努力發展一些工業產業,以便能夠滿足漢洲民眾日常所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