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章 安南的平衡

1642年11月8日,大明,南長山島。

此時已經臨近傍晚,但南長山島西側的的碼頭卻人聲鼎沸,十幾個巨大的篝火熊熊燃燒著,將附近區域照得通亮。挎著腰刀的鄉兵舉著火把,聲嘶力竭地吼著,指引著下船的眾多明人往島上臨時營地走去。

“帶回來這麽多人,這島上如何安置得下呀!”長山島指揮趙宏興苦著臉對陳大郎說道:“本來島上就有三千多人還沒轉運走,如今羅指揮又從遼東救回如此多的難民。島上儲備的糧食和保暖物資,恐怕已經不足以應對目前的情況。”

“是呀,六千多人,這得增加多少糧食和過冬物資,才能讓這麽多人熬過去!”陳大郎也是眉頭緊皺,看著從船上不斷下來的難民。

“說不得,還需要水師從南方弄些糧食和棉布回來。另外,必須轉運部分人員去漢興島(今日本宮古島),以減少島上物資的消耗。”

“從南方運糧食和布匹,一來一回,起碼得一個月時間。可是,十二月,移民工作就要開始了,這可是我大齊王國頭等重要的大事。水師艦船如何能抽出多余的運力,來給長山島運送過冬物資。”陳大郎心中甚為焦慮。

“這有何焦慮的?”回到城中,羅汝成聽聞陳大郎為如何籌集島上數千人的吃用和過冬物資而焦慮不已,曬然一笑,“這次從遼東建奴那裏繳獲了兩百兩黃金,八萬多兩白銀,以及錦緞絲綢數百匹,俺將這些全部留給你們。你們可以到蓬萊、登州等山東各地去采買所需糧食和過冬物資。俺們再從島上拉走一千多人,如此一來,想必島上也勉強可以捱到明年六七月份。”

“山東各地估計沒多少糧食可以售賣於我們。”陳大郎搖頭說道:“對面蓬萊縣傳來的消息,韃子破了薊州數城後,未攻北京,而是往山東來了。這樣一來,山東局勢,尤其是運河以東地區必然會遭到韃子的屠戮。到時候,肯定會有無數的難民往膠東而來,糧食、布匹等生活物資恐怕就會出現一定程度上的緊缺。”

“韃子居然沒去攻北京?”羅汝成有些驚訝。

“他們此次入關,可能與前幾次一樣,主要目的就是劫掠大明境內,以擄掠人口和物資、牲畜為主。”

“大明境內,除了薊州鎮抵抗韃子,其他軍鎮就未有任何動靜?大明不是在北京至遼東一帶,設置了數個軍鎮,兵馬也有十幾萬。他們就眼睜睜的看著韃子肆虐河北、山東?”

鑒於以往四次被建奴劫掠肆虐關內的教訓,大明加強了對薊鎮、山海關一帶的防務,並分設關內、關外兩總督,又在昌平、保定置總督。此外,還在順天、永平、寧遠、保定、密雲、天津等地設立六巡撫,又在寧遠、山海、薊鎮中協、西協、通州、昌平、天津、保定等地設八總兵。

千裏之內設四督、六撫、八總兵,星羅棋布、無地不防,在大明兩百年來,這還是第一次。大明朝廷的防守不可謂不周密。

然並卵,建奴還是在十月中旬,分別從黃崖口和界嶺口破關,進入大明境內,如入無人之境。

“大明官軍在於建奴野戰當中,鮮有勝跡,而且經常大敗。估計河北數鎮官軍,均不敢出城與建奴一戰。以至於建奴破薊州後,幾乎長驅直入,分道南向,河間以南多失守,眼瞧著,就要進入山東了。”

“狗日的,這建奴也並非三頭六臂。”羅汝成罵了一句,隨即說道:“俺們在蓋州,一日間兩敗建奴,連下三城,斃傷俘三百余,而損失輕微。所以呀,這建奴的戰力,也就那樣。只要軍隊上下一心,將士用命,也不是打不過。”

“不錯!”第三陸戰隊連長徐傳興意氣風發地說道:“若我大齊王國陸戰隊有一千人登陸遼東,我甚至敢去建奴的遼陽城走一遭。千人火槍軍陣,建奴就是來萬人來攻,也是給我們送人頭!”

陳大郎看了一眼徐傳興,有心說,防守蓋州城的建奴士卒恐非精銳,戰而勝之,僅僅是憑借我大齊的火器犀利,不可如此驕傲輕敵。但想了想,戰勝建奴,確實可以提振軍隊士氣和與建奴對陣的自信心,便忍住沒有說出來。

“要不,俺將人運回漢興島後,給你們留下靖波號於此,也可以往來南方幫你們籌運一些物資。”羅汝成低頭想了一會,說道:“今年一萬二千人的移民數量必須要保證,否則,移民部和民政部的官員對俺們水師艦隊又要責難了。”

“移民路線準備走哪邊?”陳大郎點點頭,若是大明附近有一艘專業戰艦,不僅可以轉運部分物資和人員往來長山島和漢興島之間,還能應對可能存在的建奴海路攻擊。大齊王國突襲了蓋州,讓建奴損失頗重,必須得防備他們報復,派出船只搜尋和攻擊長山島。要知道,當年孔有德等賊子投了建奴,不僅攜帶了大量的火器,而且還裹挾了大半登州水師船只,這個時候,可能還剩下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