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二章 劫建奴(二)

傅疃河(今日照市付疃河)邊,一列長長的車隊緩緩地朝著西北方向行駛著,在車隊的兩邊是無數蓬頭垢面的明人,神情委頓地挪動著步伐,一些年輕的婦人,腳步踉蹌著,還在低低的抽泣著。

數十名身披棉甲的騎兵,手裏揮舞著馬刀,不斷在車隊兩側往復奔馳著,時不時地一刀揮下,將停止不前的明人砍翻在地,驚得隊伍當中一片混亂,愈發引得車隊裏哭喊聲大了幾分。旁邊看管的建奴步甲嬉笑著,揮舞矛杆、刀鞘勒令那些被擄明人重新整隊,繼續前行。而那些騎兵則怪笑著,打馬朝前奔去。

路邊幾具被砍翻的屍體,血淋淋地任其倒在地上,無人再去理會。也許過不了多久,就會被附近的野狗分食。

“前方什麽地方了?”金礪騎在馬上,拿起水壺,喝了一口水,然後轉頭問身邊一個護兵。

“回都統大人,前方小的們探知,是一個叫馬家嶺村的地方,距離莒州(今山東日照市莒縣)還有七十多裏。”身旁護兵答道。

“附近沒有明軍吧?”金礪四下看了看,曠野之中,除了一些遍地吐了綠牙的嫩草,廖廖幾棵樹外,幾乎看不到有人煙存在。這種情況的存在,定是前方軍隊連續過境所造成的現象。

“明軍?”那個護兵愣了一下,隨即咧嘴笑道:“都統大人,我們自進入山東以來,就沒遇到過明軍的任何阻擊。那些膽小的明軍,估計都被我大清兵威給嚇破膽了,全都龜縮在城中,哪敢出來與我們一戰?”

金礪聞言,不由笑了笑,然後長長地舒了一口氣。他們這一隊人馬因為隸屬於漢八旗鑲紅旗,雖然在入關以來,也是劫掠甚多,但對於滿洲八旗來說,卻是少得可憐。

有鑒於此,受下面的將佐唆使,為了獲得更多的“收成”,作為漢八旗鑲紅旗副都統的金礪便帶著四千余漢八旗兵丁越過莒州,直入海州(今江蘇連雲港市)地界。

他們在海州半月時間,打破縣鎮六個,劫掠金銀數萬兩,俘獲人口五千六百余,大小牲畜三百多,糧食近萬石。在收到入關清軍統帥阿巴泰回返遼東的命令後,他們才戀戀不舍地陸續收兵,押解著劫掠所獲,分作數隊,往莒州大營趕去。

金礪,字名勵,安徽太湖人,客居遼東奉天,明萬歷間武進士,初任羽林前衛中右所正千戶,任鎮武堡都司。後金天命七年(1622),投降建奴。崇德七年(1642)六月,奴酋皇太極成立漢軍八旗,金礪被授漢軍鑲紅旗副都統。

三日前,金礪部四千余漢八旗鑲紅旗兵丁陸續進入山東地界,因為已經接近清軍入關休整大營莒州附近,心頭都有些放松下來,回返的部隊分成數段,而且前後間隔的距離也是遠近不一。再加之,隨行隊伍當中,攜帶了大量的財物和人丁,趕路的速度也變得非常遲緩。

金礪這一隊人馬,有甲騎五十多騎,步甲五百余,押送著一千五百多擄掠而來的明人,以及大量的金銀布帛和糧食牲畜,車隊綿延數裏之長。

“砰!砰!砰!……”突然前方傳來幾聲火銃的聲音,還有數聲馬匹嘶鳴的叫聲。

金礪神色一凜,立時雙腳踩蹬,直起身來,擡頭朝前方望去。

“前面什麽情況?去看看!”金礪厲聲吩咐道:“吹號,全軍警戒!”

“砰!砰!砰!……”前面火銃聲似乎響個不停,車隊前方已經亂了起來,有崩散的被擄明人陸續朝後湧來。

“將車輛圍城圓陣!……命令後隊迅速匯集至中軍待命!……騎兵散出去!”雖然敵情不明,但金礪只是稍稍猶豫了片刻,便立即連下幾道命令。火銃不斷地射擊,但未見敵軍騎兵攻來,那定是附近哪個衛所明軍官兵被上峰命令所逼迫,前來攻擊我大清撤退兵馬。

真是不知死活!待我軍暫時結陣固守,料想半日不到,附近友軍必定會前來支援,到時候,一戰擊潰明軍,只需要幾十騎兵銜尾追殺,說不定就滅了這些敢來擼我大清“虎須”衛所明軍。

“第三排右轉,射擊來襲建奴騎兵!”

“第四排左轉,射擊建奴退卻的騎兵!”

“先打騎兵!……將建奴騎兵盡數射殺!”

“預備!……放!”

“砰!砰!砰!……”

建奴車隊兩側護衛的甲騎眼瞧著一隊兩百余的黑衣賊軍突然出現在他們車隊的前方,在兩輪火銃射擊後,就擊潰了前陣護衛的一百多名步甲,不由怒火萬丈。這是哪來的縣鎮團丁或者堡寨民壯,竟然拿幾杆火銃,就敢來截斷我大清兵馬押運車隊。隨即,一個個自持勇力,揮舞著馬刀就沖了過去。印象中,凡是明軍火銃見到我大清甲騎沖鋒,尚未駛近,其軍陣必然崩潰。那時,就是他們尾隨追砍,收割人頭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