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章 阿普頓的遠見

維特·阿普頓輕輕地推開書房的門,發現叔叔正在書案旁寫著什麽,隨即便安靜地坐在一邊,但臉上充滿了喜悅神情。

“漢洲人怎麽說?”半響,弗雷德·阿普頓擡頭看著自己的侄兒,微笑著問道。

“他們再次向叔叔表示感謝,並承諾,此後我們於漢洲拿到的所有商品都會比別人底一成。”維特·阿普頓輕聲說道:“而且,可以允許我們采購物資時貨款僅支付三成。”

“漢洲人還算是比較大方!”弗雷德·阿普頓滿意地點了點頭,“看來,我們需要再增加一艘商船了,整個東印度群島的市場是巨大的。而且,相較於香料,漢洲人生產的各種生產生活用品,市場需求會更加廣闊。”

“是的,叔叔。你對商業上的判斷一向是最為準確。”維特·阿普頓由衷地贊嘆道:“在整個東印度群島,沒有任何一個土邦王國可以自行生產制造品類如此多的工業制成品。明國陷入巨大的混亂之中,不知道何時才能恢復正常秩序,那麽此時的漢洲,正好可以填補這個巨大的市場空間。另外,距離巴達維亞不遠的印度,也將是一個更為廣闊的市場。”

“是呀,如此需求兩旺的市場空間,為何總有人希望去打破呢?”弗雷德·阿普頓嘆了一口氣,“對於一個快速崛起的地方勢力,我們東印度公司不該去輕易招惹的,畢竟,我們只是一個公司,而不是一個國家。”

不得不說,這個時期的荷蘭真的有點奇葩,在東方,荷蘭人的公司像國家,喜歡插手東印度群島的地方事務,強勢驅逐所有與之競爭的歐洲國家勢力,壟斷當地所有的貿易渠道,並試圖建立一個龐大的殖民體系。

然而,在歐洲,荷蘭人的國家又像公司。荷蘭在此後與法國、英國交戰的時候,荷蘭的商人會將糧食賣給食物短缺的法國人,他們也會繼續在倫敦開銀行,給資金短缺的英國人大量融資和借貸,甚至,還有的商人將他們議會做出各種決議,乃至作戰計劃賣給敵對國。

“叔叔……”維特·阿普頓臉上顯出一絲疑惑。

“親愛的維特。”弗雷德·阿普頓看著自己侄兒這副神情,明白他想問什麽,“你是不是覺得我們將東印度公司的討論通過的決策告知漢洲人,是對公司的一種背叛?”

維特·阿普頓嘴角聶聶了幾下,沒有說話,但默認了叔叔的猜測。

“我們東印度公司想憑借插手大陸事務,來削弱漢洲和尼古拉一官,表面看起來,是一個非常高明的決策。支援韃靼人武器,甚至還出動艦船幫他們運送兵力,以協助韃靼人盡快統一大陸,建立一個新的王朝。而我們東印度公司在此後將獲得一個規模巨大的市場,同時還贏得了一個大陸強權的友誼。”

“你覺得我們東印度公司能成功嗎?不,我認為這個決策充滿了不確定性和極度危險性。要知道,曾經的明國是一個擁有幾千萬人,甚至上萬萬人口的巨大國家,境內勢力除了韃靼人,還有其他抵抗政權和地方勢力,誰能保證韃靼人就一定可以征服這個國家,重新建立一個王朝?”

“即使那個韃靼政權在我們一定程度上的支持下,可以統一大陸,建立新的國家,這樣就能削弱漢洲和尼古拉一官了嗎?不要忘了,尼古拉一官除了在大陸上占據了廣大的地盤,還據有福爾摩薩(今台灣)和菲律賓,而這兩處地方正好卡在大陸東南方,仍舊可以繼續維持對明國、日本和朝鮮等國家地區的影響力。”

“而漢洲,即使失去了繼續從大陸移民的窗口,但他們僅憑借目前的實力,也不是我們東印度公司所能輕易擊敗的。若是我估計正確的話,從大陸移民,應該是漢洲的核心利益之一。若我們東印度公司試圖暗中支持大陸上的韃靼政權,攻滅漢洲所支持的原明國政府,這一定會激怒他們。那個時候,漢洲必定會主動發起對東印度公司的戰爭。”

“我們東印度公司只是一個公司,不是一個國家,我們所有的支援都在數萬裏之外的歐洲。漢洲可以為了自己的核心利益,不計代價地與我們東印度公司進行長期戰爭,甚至會主動尋求與尼古拉一官的結盟,共同對付我們。親愛的維特,你覺得東印度公司在這種情況下,能堅持多久呢?”

“叔叔,你的判斷是非常明智的。”維特·阿普頓敬佩地看著自己的叔叔,“作為一個公司,我們確實不該主動挑釁一個正在快速崛起的地方勢力。”

“是呀,但我們公司裏的一些殖民官員,仍舊沒有擺脫一個固定思維,那就是將漢洲仍舊視為一個普通的東印度群島國家,認為只要將其適度削弱,就可以將它納入我們的殖民體系。”弗雷德·阿普頓搖頭說道:“我曾兩次去過漢洲本土,雖然只抵達過建業城,但我卻從中發現,漢洲完全是一個現代國家,如同我們聯合省一樣,有城市,工廠,手工作坊,還有學校、圖書館,有修建的平坦道路,道路上有絡繹不絕的馬車,農田裏有長勢良好的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