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一三章 大清使團(二)

2月20日,正當被關押在建業城外軍營中的大清使團為自身所處環境和受到不公待遇而痛罵不止時,幾名黑衣衛軍官施施然地來到了他們的面前。

“說吧,你們來我們漢洲,想要做些什麽,或者說,想要跟我們談些什麽?”黑衣衛副指揮使何清看著這些神情困頓的大清使者,嚴肅地問道。

“我乃大清朝廷欽命出使齊藩使者、禮部郎中汪維昌,奉我大清皇帝、攝政王……”汪維昌昂起頭,神情凜然地說道。

“哪來這麽多廢話!”何清直接打斷了汪維昌的話語,“我是在問,你們來我漢洲本土,是想跟我們談些什麽?”

“你……”汪維昌怒視著何清,對這名齊國軍人的無禮,憤怒至極,揮動衣袖,將頭撇了過去,“一個粗鄙武夫,哪有資格與本官說話!……去喚你家大王親來此處,本官再與他分說。”

“不說算了!”何清笑了笑,然後一揮手,帶著人直接走了,留下一眾面面相覷的大清使團。

“嘿……,這撮爾番邦之人,怎的如此無禮?”二等護衛(從四品)佟國寧愣了半響,然後大聲嚷嚷道:“咱們可是大清國的使者,他們如此對待,就不怕……他姥姥的,一群蠻子!”

“佟大人,如你所說,這齊藩小邦,還真的是一群蠻子!”汪維昌也是一陣無語,將他們關押了數日,頭一天還不給他們提供食水,後面雖然恢復了食物供應,但也是一些玉米糊糊、土豆塊、幹餅子、鹹魚幹,連一點油腥都沒有。可憐他們這隊使者,跨越萬裏海波,來到這荒僻的漢洲大陸,沿途路上,使團成員死了一半多,就是剩下活著的人,一個個也虛弱得脫了形。這趟出使,可真是一份苦差事!

“汪大人,瞧這架勢,齊藩的蠻子,會不會不想跟我們談?”佟國寧砸吧著嘴巴問道。

“未必竟然吧。”汪維昌有些不確定地說道:“這齊藩的的國舅可在咱們手裏,就不怕我們將其處決?”

“說不定,這齊藩偽王有很多小舅子,人家根本不在乎。”佟國寧有些頹然地說道:“你也瞧見了,從咱大清過來,行程怕不下萬裏,路上耗時也有近兩個月。這齊藩蝸居在這處荒僻的南方大陸上,還真特麽的很安全。咱大清天兵即使再厲害,也不能騎著馬,跨過大洋,過來打殺他們。再加上他們銃炮犀利,舟船便捷,我大清似乎有些奈何不了人家!無怪呼他們敢如此有恃無恐,肆意幹涉咱們擊滅那永初偽明。”

“佟大人,你說的話,還真有幾分道理。”汪維昌不由嘆了一口氣,說道:“此時,如之奈何呀?”

“等著唄!”佟國寧看著窗外幾排高大的桉樹,將刺眼的陽光遮擋住,只透過一道道細小的光柱,“他們既然到現在也沒殺了我們,自然還是想知道我們來此的目的,以及我們能給他們提供什麽值得交換的條件。”

二等侍衛佟國寧,父親為佟豐年,祖父佟養真,是最早降順建奴的大明將領之一。而他還有一個後世比較出名的二伯父,佟圖賴(本名佟盛年,康熙皇帝的外祖父),可謂算是家世顯赫,滿門權貴。此次出使漢洲本土,本想著是件輕松的差事,可以混一番資歷,為以後升遷鋪平道路。

誰知道,一路行來,可謂坎坷萬分,然而,到了人家漢洲本土,別人卻都不稀罕搭理他們。

在去年十月,清軍駐德州的一股蒙古馬隊遭遇到永初朝廷的偵騎,一番激戰後,斬殺數人,俘獲五人,其中赫然就有兩名身著黑色軍服的齊國軍兵,這令德駐州清軍八旗蒙古都統大喜過望,終於逮著幾個齊國士兵活口。

然後,在經過一番刑訊後,更讓駐德州的清軍將領欣喜若狂的是,俘虜的齊國官兵當中,其中一人竟然是那個齊國偽王的小舅子羅守璋,這令清軍上下若獲珍寶。當即著人將羅守璋一路押送到北京,向攝政王請功。

北京諸多八旗權貴聞知,俘虜了齊國重要人物,紛紛前來觀看。當即有人建議,直接將羅守璋明正典刑,當眾斬首於宣武門外的菜市口,以警示齊國。

但多爾袞卻否決了這個提議,他接受幾名漢人官員的建議,準備以此為契機,派出使者前往登萊,準備與那個齊國私下接觸一番。看能否通過許諾一些條件,讓對方撤出對永初偽明朝廷的支持,不再幹涉我大清攻掠山東、登萊,以徹底解決京畿之側的威脅。

經過數年的互相攻伐,清廷也漸漸明白了一點,奪山東,攻登萊,最大的威脅就是這番邦小國——齊國。他們是鐵了心的與我大清作對,除了給那永初偽明朝廷提供大量軍械物資,還直接以舟師襲擾我大清後方,在北方沿海之地,縱橫往來,讓人防不勝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