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七章 伸向莫臥兒帝國的“小手”

1653年7月5日,印度,蘇拉特。

齊國特命全權代表、鴻臚寺少卿黃子加已經在蘇拉特待了半個多月,卻遲遲沒有獲得當地總督簽發的前往莫臥兒帝國都城阿格拉通行證。每當使團人員前往總督府詢問行程時,總督府官員總是以各種理由推諉拒絕。這讓黃子加感到非常焦慮不安,同時也對此次出使計劃產生一絲擔憂,恐無法順利與這個擁有巨大人口和財富的帝國建立正式的外交關系。

黃子加一行六人的使團,是奉王上和內閣之命,出使莫臥兒帝國,準備與這個帝國正式建立外交關系,並希望與帝國皇帝沙賈汗簽訂一個合作條約,使齊國可以獲得更多的商業權力,亦為齊國商人爭取更多的商業利益。

若是有可能,齊國將在印度西北沿海某處港口城市,極力爭取能獲準建立一個貿易商站,以進一步加深雙方之間的商貿往來。

使團是乘坐印度商社旗下的兩艘武裝商船,在漢荷聯合艦隊的護航下,歷時五十多天,先至安豐堡(今印度西南部柯欽市)停靠休整,隨後再一路北上,於6月19日,抵達蘇拉特。

踏上蘇拉特碼頭時,為了充分顯示齊國的尊嚴和威勢,黃子加命令兩艘隨行的武裝商船水手全部身著灰色軍服,並且全副武裝地分列兩旁,排成一個檢閱隊列。

隨後,黃子加等齊國鴻臚寺官員才面色威嚴地穿過隊列,準備面見莫臥兒帝國前來迎接的當地官員。然而,令黃子加驚愕的是,那些前來迎接的莫臥兒帝國官員卻在不遠處一個很大的帳篷底下,靜坐著等待他的到來。

這些印度人是在以他們自己的方式進行這個儀式,與黃子加等人預想中的熱情恭迎方式完全不一樣,讓人感覺受到了對方無端的輕慢。

黃子加當即通過隨從的官員向莫臥兒帝國官員表達了不滿,表示對方此舉,是對大齊王國最大的不尊重。

其實,人家莫臥兒帝國官員並沒有不尊重齊國的使者,而是他們的文化就是這樣的,整個帝國官員上下,充滿了安逸享受且自大的思想和行為。在迎接一個遠道而來的“小國”使者,有必要表現出那般熱情嗎?

不過,在黃子加表示了不滿態度後,可能是因為天氣的炎熱,莫臥兒帝國官員不想在碼頭空曠的地方經受暴曬,也或許是為了表示一個大國的雍容態度。那些前來迎接的帝國官員緩緩地站立起來,並上前幾步,迎接齊國使團到來。

不過,黃子加卻認為這是一個良好的開端,在正式與莫臥兒帝國交往中,齊國在第一件事上取得了小小的勝利。但是,問題總是接連不斷地出現。莫臥兒帝國官員要對齊國人進行例行的過關檢查,這是每個外國人抵達印度必然要經歷的。

但是,黃子加對此又表達了異議,並嚴詞拒絕了莫臥兒人的無理要求。他聲稱,整個使團是代表著大齊王國,他和他代表的國王理應得到一個國王應得的尊重。為此,黃子加等使團人員生氣地返回了船上,以示抗議。

這次,莫臥兒帝國官員再次妥協讓步,他們表示,黃子加等一行使團人員不用接受過關檢查,隨行物品和敬獻莫臥兒帝國皇帝的禮物也不予檢查,通通放行過關。

其實,黃子加等使團人員在來印度之前,將一切會發生的事務都進行過精密測算和計劃。他們此行的目的,不僅是要和莫臥兒帝國簽訂條約,方便雙方之間的貿易往來,更是要改變這個老大帝國對齊國的傲慢蔑視的態度,樹立齊國的強大和自信的外在表現。

蘇拉特城有著悠久的歷史,在數百年前就是一座重要的城市。在印度歷史中,婆羅門教徒戈皮建造了蘇拉特城,促成了這座城市的繁華,後來,他成為古吉拉特素丹王國的首相。

1573年,莫臥兒帝國皇帝阿克巴趁古吉拉特王國發生內亂之際,親自率兵征服了這個王國,而蘇拉特城也自此落入莫臥兒帝國管轄之下。如今,蘇拉特是莫臥兒帝國最為主要的港口,是一座繁榮的國際貿易中心,帝國的鑄幣工廠也坐落在這座重要的城市裏。

在蘇拉特停駐的半個多月時間,黃子加幾乎將這座城市遊覽一遍。達布蒂河穿城而過,熱帶樹木遍布在建築旁和河邊。印度教和真神教寺院很多,磚塔結構的城堡非常華麗,整個城市看上去美輪美奐。

蘇拉特是印度傳統的小型工業和家庭手工業中心,棉絲紡織工業較為發達,此外,這裏還有小機械加工、造紙、碾米、制皂、制毯和磚瓦等眾多小工業。

市中心有很多露天市場,無數的商人於其中自由地進行交易,他們討價還價。這些人群中,不僅有印度本土的商人,還有許多來自附近國家地區的商人,如奧斯曼、波斯、亞美尼亞,還有些來自歐洲的荷蘭、葡萄牙,以及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