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菊與刀(三)

3月21日,九州,霧島町(今日本九州霧島市)。

“登陸上岸的陸戰隊爺們肯定要發財了,也不知道一個個能撈回多少值錢的玩意。”“旌明”號戰艦上一名海軍上士看著岸上升騰起的數道火光,不無羨慕地說道。

“就是呀,不止陸戰隊的兄弟們可以獲得許多繳獲,那些跟著登陸的明軍恐怕也能撈不少好東西。”旁邊一名海軍中士附和道:“可惜咱們只能守在船上,看著這幫混蛋將自己的荷包塞滿。”

“他們會不會遭到日本人的強力抵抗?”一名剛剛加入海軍不到一年的列兵卻是擔憂地問道。

“怎麽會呢?”那名上士笑著說道:“我們送陸軍登陸時,未遭到任何反擊,證明他們根本沒有火炮。而且剛剛回來的聯絡船也說了,岸上那處城鎮,連城墻都沒有,只是一圈木柵欄圍著。恐怕都不用陸戰隊出手,那些明軍官兵一個沖鋒,就能攻入城裏。再者說了,這都登陸一個多小時了,那幫狗日的根本沒有發出任何請求支援的信號,想必是很輕松的得手了!”

“可是,聽陸戰隊的兄弟們說,他們在攻琉球王城時,遭到了日本人的瘋狂抵抗。而我們現在攻入了他們的老巢,想必他們抵抗的程度會更加激烈吧?”那名列兵說道。

“呵呵……”那名上士笑了笑,“反抗再激烈有個屁用!薩摩藩幾乎將所有的兵力都集中在了鹿兒島,這處城鎮的薩摩武裝力量撐死只有兩百人。可咱們登陸的兵力就有差不多大兩千人,還有火炮和火槍,跟日本人對上,那絕對是碾壓的態勢。”

“旌明”號助理航海長、陪戎校尉(少尉)朱善平舉著望遠鏡一邊觀察著周圍的海面,一邊聽著船舷邊幾名海軍官兵聊著岸上的登陸攻擊行動。對於這些水手們嫉妒地討論岸上的同伴能獲得多少繳獲,並未流露出任何反感的神色。當兵吃餉,天經地義,若是能獲得更多的戰場繳獲,那以後退役回到本土,最起碼可以保證他們可以過上一段富足的生活。試問,這如何不讓官兵心之向往?

在數日前,聯軍集中三十余艘艦船,七千余陸戰官兵,殺入鹿兒島灣,再次對港口進行了十數輪猛烈的轟擊後,徹底摧毀了碼頭炮台。不過,當幾艘快速偵查船接近碼頭時,卻發現岸上聚集了數千薩摩軍,嚴陣以待,防備聯軍的登陸行動。

聯軍指揮官羅如成隨即命令數艘戰艦掉頭駛向對岸的櫻島,配合陸戰隊官兵迅速攻占了這個小島,準備將其設置為聯軍臨時攻擊營地。

櫻島東鄰大隅半島,西隔錦江灣距離鹿兒島港口約兩公裏,南北面皆為鹿兒島灣。島上有一座活火山,曾在1471年~1476年進行過猛烈地噴發,不過,在一百余年來,卻是保持著穩定的休眠期。

聯軍在櫻島的登陸行動足足花了四天時間,七千余的官兵和大量的軍需輜重,在數十艘小船的轉運下,陸續進駐小島的北側平原地帶。

暫時休整幾日後,鑒於鹿兒島聚集了薩摩藩的主力大軍,貿然登陸,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傷亡。聯軍指揮官羅如成隨即下令,艦隊和登陸官兵分成幾波,輪流抄掠薩摩藩沿海城鎮町村,一來調動薩摩軍,分而殲之;二來,為遠道而來的明軍官兵謀些“福利”,畢竟跨海數千裏,前來幫齊國討伐薩摩藩,這般仗義助拳,多少要給他們施些好處不是。

“敵襲!”幾乎和瞭望手同時呼叫,朱善平放下望遠鏡,伸手指著“旌明”號的西北方向,“敵襲,全體官兵進入警戒位置。……準備迎敵!”

只見艦隊的西北方向數裏遠的海面上,數十艘小船,正在快速的向他們襲來。小船沒有掛帆,船體輕而窄長,應該都是日本特有的小早船。

兩艘位於最外圍的齊國戰艦率先升起風帆,然後調轉船頭,以無畏的姿態,迎著對面數十艘小船徑直沖了過去。

為了確保鎖國令的順利推進,德川幕府十幾年前頒布了《大船建造禁止令》,禁止建造五百石以上船艦(慶長年間,更是下達了《大船沒收令》,收繳五百石以上的安宅船)。因而,隨著時間的推移,曾經在攻朝戰爭期間大量留存的安宅船因老化和毀損,而慢慢消失。以至於,如今的日本沿海地區,充斥著大量的中小型的關船和小早船。

“轟!轟!轟!……”

面對薩摩藩水軍的首次主動攻擊,齊國艦船顯得異常興奮。兩艘突入敵群的戰艦在撞翻數艘小早船後,兩舷的火炮立即展開猛烈地轟擊。

而眾多的薩摩藩小早船,猶如一只只帶刺的毒蜂,面對齊國海軍戰艦的沖撞和火炮轟擊,發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決死沖鋒。小早船上薩摩藩水手,將一個個焙烙火矢(注1)點燃後,奮力地拋向齊國艦船。船上配置的弓箭手,站在兩舷,也在不斷地朝大船拋射羽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