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戰爭的熱情

1676年7月11日,香江(今澳洲羅克漢普頓市)。

看見來接人的馬車駛到近前,閔振倫上前一步,殷勤地將車門拉開,滿臉堆笑地請兩位軍需參謀官上車。

“閔掌櫃,既然訂單交付於你,則務必要按照我軍方指定的時間,準時交貨。”一名總後勤部的宣節校尉(少校)軍官一臉嚴肅的表情,鄭重地交代著,“若是誤了時日,可莫怪我軍方翻臉不認人!”

“劉長官,瞧你這話說的。”閔振倫陪著笑說道:“在我齊國,若論牛肉產量,以我們香江府為最。而要論牛肉罐頭之產出,那則必屬我‘閔記’食品廠。此次軍購,承蒙你們軍方照顧,我閔某自當盡心盡力,旗下四家工廠定然會準時而圓滿地完成此筆訂單交付。”

說著,右手握著一張百元的金圓券,微不可查地塞到對方手中。

那名宣節校尉軍官意味深長地看了閔振倫一眼,並沒有推辭,順手將那張金圓券塞入口袋,與閔振倫寒暄兩句,便和同伴登上了馬車。

直到馬車逐漸駛遠,閔振倫才收回目送的眼光,臉上露出如釋重負的表情。

五十萬只牛肉罐頭,限期二十天後交貨,這筆訂單做下來,刨除各項成本費用,利潤最少也有四五萬塊。屆時,生產的罐頭將隨同其他大量軍需品,通過火車運送至威海,然後再裝船,駛往建業城與遠征艦隊匯合。

沒錯,齊國在時隔兩年後,再一次大規模地集結陸海軍,建立了一支龐大的遠征艦隊,準備發起對莫臥兒帝國的戰爭。

糾葛多年的棉織品紛爭,不斷加大的貿易限制措施,以及愈發咄咄逼人的貿易禁令,已經讓齊國上下失去了應有的耐心,到了忍無可忍的地步。

及至今年三月,莫臥兒帝國悍然取消了曾給予齊國的所有貿易優惠特權,並全面提高齊國商品的進口商品稅,甚至還對齊國於莫臥兒帝國境內的商站和商人征收歧視性的交易稅,徹底引爆了國內商人的憤怒。

尼瑪的,荷蘭人、英國人、法國人、阿拉伯人、奧斯曼人,甚至就連人數稀少的丹麥人,在莫臥兒帝國境內都享有種種貿易特權,別說他們的商品進口稅近乎於無,就是莫臥兒人只針對本國商人征收的交易稅就壓根沒有。

這廂比較下來,不僅對齊國商人和商品的傷害性較大,而且還極具侮辱性。

在競爭激烈的棉織品方面,莫臥兒帝國從最初的零關稅,到現在已經加到了60%-80%,還設置了配額。其他的齊國商品當中,除了鋼鐵、軍械沒有設置進口商品稅外,蔗糖、茶葉、瓷器、鐘表、機械、香水、香皂(肥皂)、皮具、油料、食品罐頭……等等,十幾個品類,數百種商品,在進入莫臥兒境內時,統統征收數額不等的商品進口稅。

在這種情勢下,莫臥兒帝國政府僅從齊國進口商品中,每年就能征收高達六百萬盧比的稅款,折合漢洲銀元近兩百萬。

憑什麽呀?!

這兩百萬漢洲銀元本來應該是我們齊國商人的賺取的利潤,卻被莫臥兒帝國平白就給拿走了。

在這個世界上,無論是國家之間,還是人與人之間,幾乎百分之八十的紛爭和矛盾,是來自經濟利益。

莫臥兒帝國皇帝奧朗則布為了征服整個印度地區,想讓他的帝國領土擴張至天然邊界,成就他在帝國歷史上恒古未有的霸業。

為此,奧朗則布發動了無數場戰爭,在西北地區,同桀驁不馴的地方部族征戰不休;在德幹高原,同漸成燎原之勢的馬拉塔人反復拉鋸;在南方,對比賈普爾素丹國和高康達素丹國,始終處於高壓狀態,欲吞之而後快;在東北地區,一直覬覦賈因提亞王國、特裏普拉王國、若開王國,希望將這些小國全都並入孟加拉總督轄區。

這所有的一切,幾乎將莫臥兒帝國的國庫消耗殆盡,以至於帝國財政已處於入不敷出之境地。

所有人都知道,莫臥兒帝國非常缺錢了,政府已經開始在國內加大征收非真神教信徒的人頭稅,甚至沒收和拆毀了數十上百座印度教神廟,以補充帝國虛弱的財政收入。

但將搜刮錢財的手段用到齊國身上,將莫臥爾帝國最大的貿易夥伴逼得一退再退,這吃相也忒難看了!

俗話說,捏柿子要撿軟的,欺負人要挑老實的。可莫臥爾帝國倒好,宰人,盡撿個頭大的、挑身體肥的,逮著我們齊國使勁擼。

要知道,在整個印度洋地區,我齊國的海上力量要說排第二,就沒人敢稱第一。你們莫臥兒帝國真的以為我齊國是好惹的嗎?

本來在兩三年前,齊國就針對莫臥兒帝國制定了系列攻擊方案,準備對它發起一場規模有限的軍事打擊,迫使其解除對齊國商品的各項貿易歧視禁令,並擴大市場開放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