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九章 安南鄭氏的轉變

1681年8月5日,新鄭港(今越南鴻基港)。

船只剛剛靠上碼頭,齊國黑衣衛駐安南地區負責人、翎麾校尉(中校)陳豐年便迫不及待地一躍而下,跳上岸邊,稍稍穩住身形後,長長地出了一口氣。

雖然經常隨船跑海,但從小就對海水產生的恐懼感卻絲毫沒有減弱,總覺得自己會在下一刻墜入深邃的大洋之中。不過,身為黑衣衛中層軍官,也只能勉力克服這種心理恐懼,並努力在下屬面前表現出完全適應行船的樣子,維持自己的長官形象。

碼頭上負責維持治安的十幾名郝氏軍兵見到有幾名齊國軍官登上碼頭,立即將附近眾多的安南苦力和閑雜人等攔在邊上,唯恐沖撞了上國的“老爺”。

“長官,新鄭港看著一切正常,郝氏對我齊國出入港的船只也未曾有任何限制行為。而且,瞧著碼頭上的情景,他們似乎也並沒有入駐更多的軍兵。”隨行的情報分析官、仁勇校尉(中尉)關維成低聲說道。

“他們若是往新鄭港加派軍隊,豈不是更顯得做賊心虛了?”陳豐年冷笑一聲,“再者而言,就憑郝氏擁有的那麽點人口,他們能派出多少軍隊來防守新鄭。若是我齊國真的要奪取該地,他們守得住嗎?”

“長官所言極是。”關維成附和道:“這郝氏向來恭順,也不知道腦子抽什麽風,竟然……”

“關校尉!”陳豐年厲聲打斷了關維成的話語,擡頭四下看了看,然後冷冷地瞄了他一眼,“身為情報人員,需知禍從口出!”

“長官,卑職知錯了。”關維成立時低頭認錯。雖然碼頭值守的郝氏軍兵已經將他們四周的閑散人員盡數清空,但誰能保證遠處觀望的人群中,有沒有人會那種神奇的唇語術,僅憑他的口型,便套取了他所說的重要信息。

“無需多言,立即前往我黑衣衛駐新鄭的辦事處。”陳豐年說著,邁步朝碼頭東側的公事房走去,準備去尋一輛代步的馬車。

乾武二十年(1662年),郝氏在齊國的授意下,奇襲安南廣寧府錦普(今越南鴻基港),並在齊國提供的大量火器支持下,數次擊退安南鄭氏的反攻,硬是將這塊位於海岸邊的地盤牢牢占據。

待局勢稍稍穩定後,郝氏征發了大量的安南人於此間開挖煤礦,然後一船一船地賣給南平的齊國人,除了換取必要的武器軍械,還籍此取得了齊國人的武力護持。

乾武二十六年(1668年),郝氏又將錦普東北方向的雲屯島占據,進一步鞏固了他們在安南東北沿海地區據有的武裝實力。同時,郝氏也切斷了安南與廣西之間的陸路聯系,使得安南鄭氏若要朝覲參拜天朝,不得不繞路雲南,或者走海路,方能進抵兩廣。

安南鄭氏在南有廣南國隨時的北進威脅情況下,始終不敢集中所有力量以清除位於側後方的郝氏,收復涼山和錦普、雲屯島等地,同時也忌憚於郝氏身後的齊國,只能忍下無盡的怨忿,默認了目前這種情形的存在。

安南鄭氏曾數度派出使團前往南京,朝覲大明,及至後來的大秦,期望能獲得天朝的實質性幫助,促其統一。但遺憾的是,天朝上國自有難處,需要面對西北和北方兩個方向的遊牧勢力威脅,暫時無力向南,自然無法給予他們足夠的支持。

因而,這二十年來,郝氏雖然夾在大秦和安南兩大地區強國之間,但他們在齊國的庇護下,小日子卻過得相當滋潤。

涼山及北部地區,林木資源豐富,有大量珍貴的黃檀木、紅木、黃花梨木,以及造船所需的柚木,而已被更名為新鄭的錦普一帶擁有儲量巨大的煤炭,這一切都給郝氏帶來了源源不斷收益。

出於花錢買平安的心理,郝氏將木材和煤炭貿易權統統賦予齊國商人,以賄賂對方能為郝氏永久割據越北,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

然而,郝氏的第一代郝尚久、第二代郝堯同,以及第三代郝昌志都能識情知理,明辨大勢,知道唯有攀附齊國,才能保全涼山政權,維持郝氏家族的長久富貴。可是,新近上位的第四代當家人——郝元豐卻不知受到何人蠱惑,突然要改弦易張,轉投大秦,舉越北之地歸附朝廷。

安南黑衣衛負責人陳豐年收到消息後,立即匆匆趕到新鄭,了解具體事宜。尼瑪的,我齊國經營郝氏二十余年,正要結出豐碩果實之際,怎麽到頭來卻要便宜了秦國?

“回長官,根據涼山黑衣衛密探發來的諸多消息,可以初步證實,郝氏異變之前,郝元豐不曾受到任何人蠱惑。做出舉地投附秦國的行為,乃是他個人做出的決斷。”黑衣衛駐新鄭負責人、禦武校尉(上尉)黃正德鄭重地說道:“另外,綜合桂林和廣州那邊傳回來的消息,針對這件事,秦國方面並沒有做出任何舉動,似乎對郝氏的異變毫不知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