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五章 康熙的謀算

1682年4月26日,歸綏城(今呼和浩特市)。

“這個時期,蒙古諸部主要分為三大部分,西邊的衛拉特諸部、漠北的喀爾喀幾部,以及漠南蒙古。”黑衣衛宣節校尉(少校)周占峰瞥了一眼隊伍兩側緩緩而行的數百滿蒙騎兵,幽幽地說道:“準噶爾統一了衛拉特諸部,清虜控制了漠南,唯有喀爾喀尚遊離於兩方勢力之間,左右搖擺,尋機想賣個好價錢。聽聞,準噶爾在征服葉爾羌汗國後,準備用兵哈薩克汗國,爭奪巴爾喀什湖一帶豐饒的草原牧場。若是準噶爾鞏固了側後,滅了西邊幾個汗國,必然會轉頭向東,兵進喀爾喀,統一整個蒙古。在這般情勢下,清虜只能與準噶爾拼個你死我活了。”

“長官,那我們是準備對清虜進行一定程度上的扶持嗎?然後,讓他們與那個準噶爾汗國拼個兩敗俱傷,以便秦國坐收漁翁之利?”黑衣衛仁勇校尉(中尉)何應良低聲問道。

“是否扶持,且看此次考察過後再行定奪吧。”周占峰笑了笑,輕聲說道:“至於,秦國想坐山觀虎鬥,收漁翁之利也不是那麽容易的事?若是,準噶爾與清虜打到最後,其中一方戰而勝之,且吞並了另一方所有的勢力,難保不會迅速膨脹起來,變為一個巨大的草原帝國,然後在秦國身上重演一次金蒙之事?”

“長官以為,準噶爾和清虜,誰的勝算大一點?”

“準噶爾那邊,咱們誰都沒有過去實地查看一番詳情,也不知道他們的具體實力如何。但據說,他們在占據了西域後,不僅擴大了汗國的統治區域,增加了稅源地,還擴充了兵源。借助於豐裕的財力,準噶爾得以能生產制造精良的連環鎖甲。同時,準噶爾利用天山南路和中亞地區擁有的諸多工匠制造大量火器,訓練並裝備於士兵。準噶爾軍隊的火器裝備率應該不低,實力當不容小噓。”

“而清虜,這麽多年來長期與秦國保持武裝對峙,更是受到嚴格的邊貿封鎖,物資、軍械,以及人口根本無法做到有效補充,可以說是出於長期的失血狀態。”周占峰搖頭說道:“你瞧瞧那些護送我們的滿蒙騎兵,身上的衣甲陳舊而破損,手持的武器也多為長矛刀劍為主。估摸著,當年從中原逃出時攜帶的大量火器早已不堪使用了。所以,我認為,清虜在撞上西來的準噶爾時,可能會遭遇很大的麻煩。”

“可是,這幾年,清虜一邊保持與秦國武裝對峙,一邊抽出大量的精力,潛心經營喀爾喀,好像取得的效果還不錯。喀爾喀諸部中,土謝圖汗和車臣汗兩部就與清虜保持了非常密切的關系,雖然不像漠南這般滿蒙一體,但在政治和軍事上對清虜頗為依賴。這兩部還與親準噶爾的劄薩克圖汗長期對立,雙方不斷發生小規模的沖突,在清虜的支持下,隱隱占據上風。若是清虜趁準噶爾無暇東顧之際,先行統合了整個喀爾喀蒙古諸部,未嘗沒有與準噶爾一戰的實力。”

“可問題是,清虜在面對秦國從遼東、河北、山西、陜西,以及甘肅等邊防軍鎮數千裏的軍事威壓下,如何能傾力去整合喀爾喀蒙古諸部?”周占峰說道:“數年前,清虜偽帝康熙領兵征伐喀爾喀,讓李定國尋機抓了一個破綻,集大軍攻入漠南,雖說沒有攻陷歸綏,盡俘清虜首腦人物,但也對清虜予以沉重打擊,損失人口、物資、牲畜無數,使其好幾年都沒緩過勁來。以至於現在,清虜在用兵時,一直都小心翼翼,輕易不敢傾巢出動,以免再被秦軍所趁。”

“兩位齊國貴使,再行三裏便是我大清臨時行在歸綏城。都統大人有令,全軍於此稍事停歇,整理行裝,凈衣潔面,準備入城。”這時,一名滿洲八旗驍騎校策馬奔至兩名齊國黑衣衛使者面前,大聲說道。

停歇的地方位於一處海子邊上,附近有數千帳牧人聚集,成群的牛羊和馬匹在剛剛露出的青色草地上悠閑地享受著春天的盛宴。騎馬奔馳的牧人遠遠地圍聚在隊伍附近,好奇地看著其中兩名身穿黑色軍服、頭戴大蓋帽的軍人,猜測著他們的來歷。

“他們是……是齊國的黑衣軍!”一些年紀稍大的旗人突然想起了什麽,不由自主地高聲呼道:“……是齊國人來了!”

數十年前,在山東登萊,在南京城,在河北永平府,在遼東,以及在朝鮮,就是這些身著黑色軍服的齊國黑衣軍,將我大清八旗甲兵打得丟盔棄甲,損兵折將,栽在他們手裏的王公貝勒、督撫總兵,以及參領、佐領等將官數以百計,損失的八旗軍兵更有數萬余,可謂是我大清唯一的克星,最大的苦主。

這天殺的齊國黑衣軍,怎生突然出現在漠南地區?

一些心有余悸的八旗老人,不由下意識地踩在馬鐙上,舉目向四周眺望,唯恐從某個方向突然殺來一支齊國黑衣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