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1章 真假

霍譽不以為然:“你放心,我會安排妥當,不會沖撞到那些女眷。”

其實明卉知道,哪怕那個鄭雅雲真的有問題,也不會在這裏動手的,不過霍譽不放心,那就讓他去安排吧。

兩日之後,霍譽派出去的人有了消息,飛魚衛有內部傳遞消息的渠道,方便快捷。

鄭雅雲當初是跟著余家一起進京的,余小姐嫁人之後,她的乳娘得了一筆養老銀子便回老家了。

飛魚衛找到了這位乳娘,據乳娘講,余家之所以請了鄭雅雲做女師,並非是有人舉薦,而是因為鄭雅雲救了余小姐!

余大人在地方上政績卓著,是因為他接連辦過幾件大案,這幾件案子雖然辦得漂亮,可卻也得罪了不少人。

余家有仇家。

余大人要高升去京城的消息傳到地方上之後,仇家便蠢蠢欲動,那些日子,余家正在處理手上的產業,上上下下都很忙。

余小姐養在深閨,想幫忙也幫不上,余夫人全讓小兒媳陪著余小姐去城外的道觀上香,祈求一路順風。

道觀是在城外五十余裏,當天不能來回,余家姑嫂便在道觀裏住了一晚。

余家女眷以前也常來這座道觀,每次都會在此過夜,這座道觀裏都是坤道,而余家也是這裏的大香客,這些年來從未出過差錯。

而那一夜,卻偏偏出了意外。

一夥匪人闖入道觀,直奔香客房,余家只帶著四名家丁,其他的都是丫鬟婆子,這四名家丁與匪人搏頭,余家嫂子帶著余小姐在丫鬟婆子的簇擁下從香客房的後窗逃了出去。

可是匪人們還在道觀裏,她們出不去,也只能在道觀裏四處躲藏。

鄭雅雲當時正在道觀裏清修,在危急關頭,鄭雅雲和她的丫鬟眠竹,冒著危險,將余家姑嫂藏到一座廢井之中。

那一晚,余家的家丁全都死了,另有兩名丫鬟被匪人奸殺。

就連這位乳娘也受了重傷,好在她上了年紀,那些匪人才沒有動她的身子。

而余家姑嫂毫發未傷。

擔心影響到家中女眷的名聲,余家對此事三緘其口,得知鄭雅雲乃前禮部侍郎鄭勛之女,余夫人便請鄭雅雲給女兒做師傅,並且和她們一起進京。

一來是為了報答鄭雅雲的救命之恩,二來也是不想讓此事傳揚出去,那時余小姐已經訂親,若是被人知道那晚道觀裏發生的事,即使余小姐沒有受到傷害,也會名聲有損,影響到親事。

這件事的由來,余家從未對人說起,若非這位乳娘已經不在余家了,想來也是不會說的。

也就是說,余家從未核實過鄭雅雲的真實身份,他們對鄭雅雲先入為主,鄭雅雲首先是余家的救命恩人,之後又有當年的才女名聲和好出身,所以余家人便將鄭雅雲帶到了京城。

且,余小姐進京不久便出嫁了,鄭雅雲在余家的時間並不長。

雖然只有短短半年,但鄭雅雲的名聲,卻隨著余家進京,而在貴族圈子裏傳揚開來。

飛魚衛也去了當年的那座道觀,據女觀主所說,鄭雅雲來道觀的時間,比余家女眷早了一個月,當時,鄭雅雲帶來一封江南雲鶴觀觀主的書信,女觀主早年與雲鶴觀觀主有過幾面之緣,見鄭雅雲言談舉止頗為不俗,又有雲鶴觀觀主的薦信,便讓她在觀中住了下來。

女觀主回憶,當時鄭雅雲言語中流露出想在這裏出家的意向,像這種情況,女觀主也遇到過,一般像鄭雅雲這個年紀來出家的,大多都會帶錢入觀,也就是說,會捐一筆銀子給道觀,就如當年汪真人在雲夢觀出家一樣。

因此,女觀主非常歡迎這樣的人,鄭雅雲在道觀住下來時,也的確先捐了一筆可觀的香火錢。

後來鄭雅雲要隨余家進京,女觀主還有些意難平,心疼鄭雅雲的銀子,也不知道以後會便宜京城哪家道觀。

不過當時道觀剛剛出事,女觀主要挽回道觀的名聲,自顧不暇,也就沒有再挽留。

女觀主為了表明自己沒有說謊,還拿出了雲鶴觀觀主的那封書信,那信上不但有雲鶴觀的道印,還有雲鶴觀觀主的私章。

女觀主說,這道印和私章,她以前便見過,不會有錯,再說,她這裏還存有雲鶴觀觀主的墨寶,飛魚衛的人再三核實,那封信上的筆跡與那件墨寶上的是出自同一人之手。

飛魚衛火速調查雲鶴觀,雲鶴觀雖然不是大道觀,卻也小有名氣,當飛魚衛查到雲鶴觀時,問題便來了。

雲鶴觀的老觀主已經羽化成仙,新觀主是去年才繼任的。

而老觀主死的日子,恰恰能和那封書信的日期對上,也就是說,在老觀主寫完這封信的第三天,她便羽化成仙了。

而觀中的坤道們,無人記得鄭雅雲此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