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上梁酒

在廟前村有人家蓋房子的話, 一般來說出力最多的肯定是自家人。

但黎家與眾不同。

黎青執的身體雖然已經好了一些,但依然很瘦,沒什麽力氣。

也因此, 沒人喊黎青執幹活,大家也不敢讓他幹。

就他這身板……稍微拿點重東西, 可能就會閃了腰。

於是,明明是黎青執家蓋房子, 但黎青執特別輕松, 啥也不用幹,還天天被嶽母開小灶。

換成別人家, 那些幫工肯定要不滿, 要說幾句,但沒人說黎青執, 畢竟黎家的夥食太好了。

來黎家幹活不僅白米飯管夠,還有肉吃!

蓋房子並不輕松,但對他們這些幹慣了活兒的人來說算不得什麽,更何況累了是可以休息的,壓根沒人催他們。

幫工們每天都來黎家蓋房子, 幹得熱火朝天,夯土墻的速度也就非常快, 幾乎沒過幾天,墻就被夯出來了。

金小葉準備了蓋屋頂需要的各種木料,他們家房子需要幾根檁子幾根椽子, 她早就算好了, 準備的一點不差。

懂得蓋房子的老師傅指點著眾人把房頂蓋好, 又往上面鋪瓦片。

廟前村很多房子,屋頂是不用瓦片的, 人們會在椽子外面蓋上用竹子編織的席子,再在外面蓋上編織過的稻草,就算是屋頂了。

這種屋頂用久了會爛,需要翻新,但架不住成本低,用的人家還是很多的。

金小葉一開始也想蓋這樣的屋頂,但因為黎青執又帶回家五十兩銀子……她一咬牙一跺腳,就買回來許多瓦片。

蓋完房子,就是砌灶台,安門安窗之類的活兒了,金小葉還買回來一張吃飯用的八仙桌,一張書桌,一把木椅子,一張床還有一個衣櫃。

黎青執覺得家裏還缺不少東西,但金小葉心疼錢,不願意再買。

黎青執也沒強求,他們確實還沒到錢多到可以用來揮霍的程度。等黎家的房子蓋好,天已經涼了許多,同時也迎來了一個對大齊百姓來說非常重要的節日,中秋節。

黎青執他們,打算在中秋的前一天請親戚吃飯,算是慶祝喬遷新居,而這頓飯,在廟前村被稱之為“上梁酒”。

請客的這天,一大早,黎青執就帶著黎老根趙老三,還有趙小豆黎大毛黎二毛,一起去了縣城——他們要去縣城買菜,拿來宴請賓客。

本來負責這事兒的該是金小葉,但金小葉今天上午有點小生意要做,抽不出空來,再加上趙老三主動表示願意幫忙,就由黎青執他們去買東西。

天剛亮,他們就從廟前村出發了,來到崇城縣。

黎大毛黎二毛之前沒少跟著黎青執去縣城,對去縣城這事兒已經不感到稀奇了,但趙小豆還是頭一次去縣城。

趙老三入贅到趙家的時候,趙家因為趙老三妻子的前夫生病欠下了許多債務。這些年趙老三夫妻兩個一直都在掙錢還債,家裏的日子也就過得不怎麽樣。

總之他們是沒有那個閑心帶孩子去縣城玩的。

趙老三很疼愛趙小豆,但其實趙小豆在他沒注意的時候,就已經悄然長大了。

他以前甚至很少跟趙小豆交流,趙小豆也不會主動找他說什麽,最近這段時間他天天帶著趙小豆去黎家,來回路上還跟趙小豆說說話,才讓趙小豆在他面前的話多了起來。

路上,趙老三叮囑趙小豆:“小豆,等下你一定要看好大毛二毛,要照顧好他們,等到了縣城你也別到處亂看……”

黎青執聞言,笑著打斷了趙老三:“三叔,小豆子很乖,不用說也會把大毛二毛看好的。”

趙老三總讓趙小豆聽話一些,乖巧一些,他瞅著趙小豆被叮囑多了之後,都有點過分乖巧了。

趙老三“嘻嘻”一笑不說話了,黎青執就笑著跟孩子們講他們沿路看到的種種,說一些縣城的事情。

三個孩子裏,黎二毛是問題最多的,黎大毛偶爾也會問問題,就趙小豆只認真地聽著。

來到縣城之後,趙小豆更是非常拘束,給人一種他都不敢往石板鋪的街道上落腳的感覺。

不過這樣的不止趙小豆,黎老根和趙老三也這樣。

鄉下的農民來到縣城,很多都是這樣的反應。

黎青執沒說什麽,帶著他們往前走。

他們先去了丁家。

黎家的兩間平房一共蓋了二十天,這段時間黎青執抽空就寫丁喜的自傳,到現在已經寫了十萬字,而他這次過來,就是為了將這稿子交給丁喜。

來到丁家門口,黎青執跟門房說了一聲之後,門房就去通報了,不一會兒,就有個大腹便便的中年男人從裏面出來:“黎先生,不好意思,我家老爺這會兒不在家。”

這個中年男人是丁喜的管家,黎青執之前見過一回,現在得知丁喜不在,他就將手上的稿子交給了這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