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香水再多,也不如擁有獨一無二的專屬味道

三千英尺的高空。

杭州飛北京。不到3小時的旅程延誤將近3個小時才起飛,旅客懨懨。經濟艙空乘有秩序派發餐食,簡單的餐包、礦泉水、冰鎮的聖女果和解膩的榨菜,唐影隨意翻了一下餐盒,沒有找到黃油。更加懨懨。

她坐在機身中間靠窗的位置,因為飛行,特地穿了寬松絲絨褲,布料軟塌塌貼著肉,上身的花藏青套頭針織衫本不適合黃皮膚,她出門前對著鏡子思前想後,好在最後明智系了藕粉色絲巾拯救一身行頭。才一坐下,她便從包裏抽出消毒紙巾給桌板、窗戶和扶手消了毒,又悄悄在座位上噴了小眾葡萄柚香氛營造與世隔絕的空氣。遠遠望著,氣勢足以制霸整個經濟艙。

加上擔心陽光太烈,唐影此刻連墨鏡也未曾摘下:她銘記於心,25歲的女人,第一要務是防曬。

隆隆的飛機聲裏,她正在專注翻一本叫做 Intelligent Life的新雜志,《經濟學人》的新辦刊物,報道的內容主要與生活有關,裝幀符合現代審美,只有英文版,腔調很足,加上大陸不售,更加稀貴,於是她費力氣托不太熟的朋友從香港帶回。

唐影的新項目常常出差,裏程很快攢出了VIP,同學裏成為空中飛人的不多,她不禁開始將“出差”二字引以為榮耀,只是連續幾周炫耀般將各家航空公司的飛機餐、空乘服飾與服務態度都公開評論一遍後,朋友圈的點贊數量開始慢慢減少。

於是她上周又開始在朋友圈宣布:“身為律師難得放松時間就是在飛機上:沒有電話網絡、沒有郵件必回、可以偶爾專注生活,做一回自己,把這裏當成我的空中移動圖書館。”

配圖是座位小桌板上一瓶聖裴露和Intelligent Life的雜志封面,加了低飽和濾鏡。

宣揚健康又老派的生活方式顯然比做功課一般對比航空公司的飛機餐更有腔調。果然,原本已看膩“飛機”二字的朋友們再次耳目一新,那條朋友圈的點贊又創新高。

有時候的她,活在朋友圈裏。

雜志唐影只買了一期,只要上飛機一定帶在身上,認真裝在她的小牛皮革托特包裏。連雜志的頁面也被精心灑了柑橘香水,如此高貴,以至於她翻動書頁時都忍不住矜持地蜷起小拇指。

只是英文雜志下了飛機後她是絕不會翻開的——就像她絕不會承認,此刻費力閱讀品味雜志在生詞堆裏艱難跳躍的自己,每周iphone屏幕使用時間報告顯示她使用最多的App是抖音和韓劇TV。

沒人知道唐影在空中圖書館裏翻了兩個月的雜志只看到了第二卷 的第三行,生詞太頻繁,語法太精妙,而她……嗯,抿了抿唇,只願意對自己承認:英文並沒有自己表現出來那麽好。

英文雜志翻到腦仁發苦,她摘了墨鏡,將閱讀材料換為座椅靠背後塞著的航空雜志。

第40頁,旅遊指南,介紹的是剛剛新增航線的南方小城,宣揚它四季如春,歷史悠久,title很長,是“中國沿海開放港口城市、中國著名僑鄉、中國投資環境百佳城市、中國品牌經濟城市、國家知識產權工作示範城市、國家電子商務示範城市、國家信息消費試點城市……”

她在心裏嗤笑:哪怕是稍微知名一點,都不需要用這麽多稱號來強調存在感,不過這座城市,也正好是唐影出生長大的地方。

她記得很清楚,第一次坐飛機的時候,這座小城市還未興建機場。

那年唐影剛結束高考。漫長假期,父母讓她嘗試獨立,打發她一個人推著行李從家鄉飛到北方去找親戚借住。帶著興奮又緊張的心情,折騰周轉到省城機場,從坐上飛機開始,她便認真盯著前方座位上方懸著的播放安全事項的小小屏幕,那個年代的手機尚且沒有飛行模式,乘務員會在起飛前一遍遍提醒:“請所有乘客務必關機,系好安全帶。”

彼時尚且夠用的物理常識告訴自己,手機信號容易幹擾飛行,甚至可能導致事故。

接著飛機起飛,她在靠窗的位置盯著窗外,家鄉的城市一點點變小,郁郁蔥蔥匯成一顆綠豆,藏在雲下。當一切歸於渺小,她才意識到思念一發不可收拾:她考上大學,而他即將出國,未來渺茫,看不見終點的愛情。

思念與害怕給了她勇氣,她突然很想在飛機上打開手機,迫切地對愛人表白——盡管那人並不愛她。

手指停在諾基亞小小的紅綠開機鍵上,下一秒,物理學常識和飛機起飛前的安全須知警醒了她。十七歲的女孩突然意識到自己的瘋狂然後陷入猶豫,又在下一個瞬間被自己的猶豫所感動,她默默淚流滿面起來,對著漆黑的手機屏幕,在心裏編輯起了短信:“程恪,現在我在飛機上,想你想你好想你。想你想到恨不得打開手機,讓全飛機的人為了我們的愛情殉葬。這是我對你的愛,可以讓幾十條生命作為代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