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許多人總以為名校群英閃耀,卻不知名校奇葩的占比絕不比任何地方少

崔子堯討厭死了韓涵。

那種厭惡,像《甄嬛傳》裏的安陵容痛恨皇後與華妃,畏縮又刻骨,隱忍又強烈。

她討厭她的掌控,居高臨下。而這份居高臨下裏又分明帶著自卑——頂級律所律師的第一鄙視鏈是學歷。而韓涵的短板,也在學歷。

學歷的鄙視鏈,從來不是學位越高越好,關鍵在於接受頂級精英教育的時間越早越好:Top2的碩博學位難免會在Top2的本科學歷面前低下昂貴的頭顱,而Top2的本科生,則堅信最群英薈萃的地方,是自己全國知名的高中。他們喜歡淡淡開口:“哦,你知道我的高中嗎?就是那個某中。只要你在那裏被打擊錘煉過,就會知道,清華北大,呵,根本不算什麽。”

這句話,也是韓涵的口頭禪。

韓涵從享譽全國的中學畢業,只可惜高考不盡人意,只上了普通政法院校,好在家裏給力,混到了國外學位,不知幾流的英國法學院替她鍍金。

於是高中畢業二十年,每每回顧往昔,韓涵還是要依靠自己的高中母校在律所眾多尖子生中叱咤風雲,似乎人生巔峰僅此一刻。她將她的高中端端正正寫在領英、寫在求職簡歷、寫在微博豆瓣等全部公開網站的個人主頁,寫在每一次見到陌生人時自己的每一個潛台詞間。

社會總試圖教育一個人:學歷不代表能力,充其量只能代表他考試的能力。然而囿於這個社會的篩選成本,公司、學校、第三方只能在大多數情況下,把一個人的學歷當成能力的最主要判斷標準。許多人總以為名校群英閃耀,卻不知,名校奇葩的占比絕不比任何地方少。

名校光環是很玄妙的東西,他讓一部分人渴望擺脫,也讓一部分人心安理得用它牟利。名校的校長總愛寄語一句:“今天我以母校為榮,明天母校以我為榮。”只可惜現實裏總有一部分畢業生,一輩子的巔峰就在於曾經。十年過去,仍舊只能以母校,作為唯一榮耀。

喜歡裝學歷逼的人往往只有兩種,要麽是除了學歷一無所有,要麽是履歷多少存在瑕疵 :他們沉溺在每一個現實自卑的間隙裏,奮力憶往昔崢嶸歲月。

而崔子堯,不得不在一次次出現了錯別字、思路偏差、開電腦不及時的時刻,聽到來自上司的一句句:“唉,我說你們P大,越發不行。不過也對呢,哈哈我們高中時候,混地不行的才去清北。”

她只能擠擠嘴角,對上司勉強地笑。

崔子堯從來相信自己是天之驕子。她聰明,漂亮,落地的白天鵝,骨子裏卻有狼。她從千軍萬馬中考上P大,又打敗一批應屆生進入A所實習。競爭與淘汰是家常便飯,適者生存是她的宗旨。她懷揣著夢想從校園邁入CBD,渴望看見閃閃發光的一切。 只可惜加入團隊的第一天就帶了沮喪,她看不起她的導師:領英上最炫目的學歷是高中,朋友圈裏是減肥藥廣告,辦公桌上擺著一瓶紅酒佯裝格調。

韓涵盡量在他們面前展示精明能幹的勢頭,用資歷與掌控欲調教新人。她害怕露怯,所以色厲內荏。崔子堯表面恭順,內心卻不屑:“再過三年,我在這個領域,一定幹得比你好。”小小的心聲似乎也被韓涵覺察到,她開始害怕來自後浪的威脅。而前浪的手段也足夠粗暴——她知道如何用大把的瑣碎的事情磨光他們的耐心:

比如讓他們提早來辦公室替自己開電腦。比如讓他們一遍遍檢查文本與錯別字。貼發票。做雜事。撰寫團隊新聞稿……用日復一日低級而繁瑣的工作溺斃他們的野心。

好在崔子堯擅長隱忍。她告訴自己,適者生存的社會裏每一個人都是對手。咬牙忍受韓涵的每一天裏,她發誓:“如果你沒有辦法讓我滾蛋,那麽,總有一天,離開的那個人就會是你。”

“跟了她半年,我熟悉她的工作習慣。她做事確實仔細,所有文本在發送前一定檢查兩遍。”崔子堯看了一眼唐影,“但她懶。你知道吧。喜歡在各種小事上犯懶,比如懶得自己開電腦,甚至懶得改文件名。C公司的報告終稿我郵件發送給她以後,她又仔仔細細檢查了兩遍,確認沒問題後,她讓我把文件名改了發給她。”

律所內部文件和發給客戶的最終文件一般是兩個命名方式。唐影看了一眼崔子堯:“所以你就在改名之後,順帶在裏面加了點東西?”

“對。因為做的改名這類瑣碎的事情,她從來不讓我抄送老板,而是通過airdrop發送給她。而這份原稿她早就檢查了好幾遍,加上時間緊張,所以當時直接就發給了客戶。”

“難怪。”唐影點點頭,“你們郵件往來的稿子全部是沒問題的。但你airdrop給她的文稿,她電腦上可以找到啊?”

崔子堯呵了一聲:“她不是每天早上讓我替她開電腦麽?我今天上午8點替她開電腦的時候,順帶把那份文档替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