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升投資總監

寧檬問余大義融資後得到的資金主要會使用在什麽地方。

余大義反問寧檬:“你知道網絡直播最重要的是什麽嗎?”問完不等寧檬回答,這位不善設懸念吊人胃口的直脾氣老板就自己先揭曉了答案,“是流量,也就是平台的用戶數。在互聯網這一行裏,流量就意味著收益,有流量,才能轉化出更多收益。”

“流量又由什麽決定呢?”余大義又問了個問題。同樣問完以後他又自己搶答了:“決定流量的因素有很多,比如平台主播的人氣、平台的營銷手段、平台的內容口碑等,這些都是很重要的因素;但除此之外還有更重要的一點,寧檬,你覺得是什麽?”這回余大義是真的提了個疑問句,自己沒有再搶答。

寧檬想了一下,笑了:“應該是技術吧?”

余大義也笑了:“和明白人講話的樂趣就是這樣了,我說了上句,你就能知道下句。沒錯,就是平台的技術支持。要說融到錢之後我想把錢往哪花,那肯定是往技術支持這刀刃上了!”

余大義告訴寧檬,現在直播行業正處於野蠻生長狀態。

寧檬點頭贊同這個說法。

任何一樣新興事物經過萌芽後都會進入野蠻生長的狀態裏。而隨著野蠻生長,行業市場將進入一種被泡沫經濟所烘托起來的浮誇的繁榮態勢,在這種態勢的背後,必然是行業的重新整合——經過優勝劣汰和重新洗牌,強者兼並弱者更強地發展下去,最後形成行業寡頭;弱者要麽被吞並要麽直接滅亡掉。

而余大義的互聯網公司,他的直播平台,寧檬估測過,在行業發展整合的最後,想成為寡頭的強者或許還有點難,但成為被強者爭相收購的目標卻一點都不費勁。所以投資這家公司,前景是光明的。

余大義繼續對寧檬說:“現在整個互聯網直播行業正處於野蠻生長狀態,要想吸引和鞏固住用戶流量,必須得加強技術升級。”

他告訴寧檬,他會用融來的錢高薪聘請技術人員,然後著重於改善網站的用戶體驗,比如讓網站同時在線的人數多了以後仍然不卡、及時更新屏幕彈幕、更新在線人數,以及連麥技術等等。必要的時候他會考慮分些股份以留住技術骨幹。

余大義說:“在技術上花錢不能小氣,技術決定用戶體驗,只有用戶體驗升上去了,用戶粘性才能被培養起來,只有擁有更多粘性度高的用戶,互聯網公司才有未來。”

寧檬聽得有點興奮,脫口又給出了自己的一點建議:“除了網頁直播技術的增強以外,我們還要加強手機app的開發!其實房地產投資時代就要過去了,未來最有發展空間的無外乎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行業。而我們的直播平台既有pc端又有移動app端,這就是互聯網和移動互聯網的聯合發展了!二網齊頭並進,這一定會是未來最受資方歡迎的主流趨勢!”

余大義連聲贊許:“是的是的,我也是這麽想的!寧檬啊,我現在覺得我沒做錯選擇,你雖然年輕,但很多理念,咱們都是不謀而合的,這樣的合作是最讓人愉快和輕松的!”

從余大義的公司出來,一回到家寧檬就進入了拼命三郎狀態,渾身雞血地全面研究互聯網直播這個正在野蠻生長的新興行業。

越研究她越覺得余大義的公司前景大好。她在一片美好憧憬中完成了一份無懈可擊的項目計劃書。

第二天她把項目計劃書拿給石英看。

她在等待結果的過程中一直信心滿滿,她相信她的計劃書一定能打動石英做出拍板投資的決策。

她被這信心滿滿的狀態哄擡得整個人都有點小興奮。這是她第一次獨立開發項目,她覺得自己正站在通往投資精英的康莊大路的起點上。石英的一句“這項目我們投了”,將為她駛向這條康莊大路踩下一腳油門。

在有點興奮有點煎熬的等待中,寧檬工位上的分機終於響起。

接起來,寧檬聽到石英透過話筒對她說:“項目計劃書我看完了,你現在來我辦公室吧。”

寧檬身體裏像隱藏著一只蓄勢待發的火箭,電話機歸位後,這支火箭在她體內瞬間點燃,燃得她一路腳不沾地地奔去了石英的辦公室。

石英一開口,寧檬身體裏那只熊熊燃燒的火箭,火焰一下就矮了一半下去。

“計劃書做得非常不錯。”石英先給出一句肯定。寧檬並沒有因為這句肯定而有所沾沾自喜,因為她知道這肯定的後面一定跟著一句轉折。這是石英的講話之道,她在否定一件事之前,一定會先予其肯定,以做撫慰與緩沖。

“但是這東西太新潮了,我們的投資方向更偏重於發展穩健的實業,這些年輕人小孩子們熱衷的玩意兒,說實話我不太懂,也不太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