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柿子熟了(第2/3頁)

他正想得出神,就聽院墻外傳來村裏其他孩童的叫喊聲,“遠槐遠柏,咱們快些捉蟲兒玩去!”

一聽這話,林遠槐和林遠柏也不再繼續尋找“漏網之魚”了,急匆匆朝林遠秋丟下一句,“小弟你乖乖在這兒看果子,哥哥待會兒再過來陪你玩哈。”

說罷,兩人就邁著小短腿準備往外沖去。

林遠秋一手握著竹杆,一手朝兩人揮了揮,去吧去吧。

看到小堂弟一副完全不在意的模樣,林遠柏和林遠槐都有些納悶,這看柿子的活兒多沒趣啊,前兩天輪到他們時,他倆都恨不得能躲開才好,怎麽到了小堂弟這裏,居然還一副做得挺開心的樣子。

真讓人想不明白。

林遠秋並沒在意兩位堂哥看傻子般的眼神,此時的他,正盼著眼前這兩個小屁孩,能快些出門去玩呢。

免得耽誤自己做“私事兒”。

他林遠秋又不是真正的五歲孩童,對於這趕鳥兒的活計並不排斥,相反,他正求之不得呢。

這不,等聽到兩人的腳步聲遠去後,林遠秋來回在柿子樹下走了幾圈,而後舉起手中的竹杆,朝早已相中的那幾個大果子打了過去。

很快,五、六個硬邦邦的柿子就從樹上落下來掉到了松軟的泥地上。

來不及細看有沒有摔裂開,林遠秋把它們一個個撿起來塞進懷裏,再查看地上無有遺漏後,就捂著衣襟,快步往他們三房跑去。

……

經過這幾日有意無意的打探,林遠秋終於知道,自己穿來的這個地方叫大景朝,一個歷史書上從沒有過的朝代。

至於當今姓甚名誰,他就沒再繼續打聽了,他一個小老百姓,朝堂上的事離他太過遙遠,他沒有必要了解這些。

還有,就算自己問了,身邊的這些小屁孩們也肯定不知道。

林遠秋發現,這大景朝雖從未聽說過,可眼前的一應事物卻都不陌生,就比如眾人的發型,男人梳著髻,婦人盤著發,女孩子雙丫髻,小男孩兩總角。

他記得歷史上宋朝、明朝的發型,差不多就是這個樣子。

還有在服飾上,平民百姓穿的大多都是麻布短褐、襦裙,而稍微有些地位的,比如前幾日自己看到的裏正,穿的就是青衫直裰,這與歷史上的古代社會都差不離。

不過也有不相同的地方,就比如樹上的柿子,林遠秋發現,這裏的人並不知道柿子的催熟方法,村裏人都是等柿子自然熟了,才會把它們從樹上摘下來。

而那些還未紅透的,仍舊被留在樹上,只等著熟了之後,再接著采摘。

所以,明明可以很簡單的事情,如今卻變得復雜了許多,不然像這種擔心鳥兒偷吃果子,每日需派人守著的事,就根本沒有必要。

林遠秋並沒有把催熟法子告知眾人的打算,自己一個外來人,在這種很容易掉馬甲的事情上,還是小心一些為好。

不過,這些並不妨礙他私下藏些柿子催熟,這樣到了大冬天時,自己的兩個雙胞胎妹妹,就有柔嫩爽滑的甜柿子吃了。

……

前院靜悄悄的,除了一大早就挑著柿子去鎮上的林老大和林老二外,家裏其他人,大多都跟著林老頭去地裏收蘿蔔去了,冬日馬上就要來臨,不把蘿蔔收回家,肯定會凍壞在地裏。

林遠秋靠著院墻直接繞到了他們三房的後窗。

方才吃中飯時,他特地把窗戶支了條一掌寬的縫,為的就是此時能便宜行事。

只是以林遠秋如今的個頭,要想把柿子往縫細裏塞進去,可不是件容易的事。

他墊起腳尖夠了好幾下,才把柿子一只只丟了進去。

屋裏靠窗的位置是個大土炕,炕上鋪著棉被,扔進去的柿子,正好都落到了被子上。

春燕和春草正在屋裏午睡,為了不吵到她們,往裏投柿子時,林遠秋特地避開了炕頭的位置,可饒是如此,柿子掉到炕上發出的咚咚聲,依舊把兩人給吵醒了。

姐妹倆看到被子上突然多出來的柿子和窗外頭的動靜,明白自家哥哥這是又摘柿子回來了,兩人立馬一骨碌爬起身,趴到窗台上,興奮地嚷道,“哥哥哥哥,你又摘柿子回來啦!”

“噓,輕點聲。”

林遠秋忙朝兩人做了個禁聲的動作。

反應過來後,兩個小姑娘趕緊捂住了嘴,小眉眼兒笑得彎彎的。

既然雙胞胎妹妹醒了,那接下來就沒自己什麽事了。

林遠秋朝兩人輕聲說道:“哥哥要馬上回去後院,你倆快把柿子放到罐子裏去。”

“哦哦,曉得了曉得了。”

“哥哥你快去忙吧。”

姐妹倆點著頭,表示知曉了。

見兩人關好了窗戶,林遠秋沒再逗留,很快往後院跑去。

自己離開有一段時間了,說不定這會兒鳥兒已飛來偷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