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章 紅燒肉(第2/2頁)

周氏和劉氏趕緊跟了上去,妯娌倆準備趁婆婆開口阻攔之前,趕緊把肉切了。

而幾個小家夥,也是唰唰唰,從原本圍著自家奶,立馬變成了守在灶房門口,一副生怕豬肉被搶回去的緊張模樣。

吳氏真是又氣又好笑,不過更多的是心疼,不怪孩子們會這樣護食,上次吃肉還是八月仲秋的時候呢。

算了算了,她也不來當這個討人嫌的壞祖母了,吳氏大手一揮,全煮了就全煮了吧!

妯娌三人一聽,頓時松了口氣,畢竟婆婆發話跟自己擅作主張總歸是不一樣的。

小娃兒們終於安了心,臉上的笑怎麽也忍不住。

周氏可是個麻利的人,把豬肉過水洗凈後,就拿菜刀把肉肥瘦相間的切了,至於豬肉切多大塊,也是有講究的,家裏共有十七口人,最起碼得保證每人能分到兩塊才行。

洗漱一番後,林三柱就去了爹娘房裏,老林頭見他臉上的疲色,再看衣服後背的補丁又開了,就知道小兒子準又去扛麻袋了。

吳氏本想心疼上幾句,可她立馬又想起老頭子剛剛與她說的話。

也是,老三好不容易往直了長了,自己可不能拖後腿。

“娘,您這邊還有沒有厚實些的舊衣裳,找一件給我唄。”林三柱問道。

吳氏不解,“你要舊衣裳幹啥?”

“套在棉衣外頭啊,省得那粗麻袋老是刮破衣衫。”

他今日看到好多人就是這樣穿的。

老林頭一愣,“你明日還要去碼頭?”

嗯嗯,林三柱點點頭,“兒子想給狗子買硯台。”

他得趁著年前碼頭貨多,再去扛上幾天,今天聽林石他們說了,等再過十來天,河面上準得結冰,到時行不了船,就沒貨可扛了。

所以趁著河水沒結冰前,他得快點把買硯台的錢給攢出來。

林三柱已經算過了,按一天三十文的工錢算,自己只要扛個七天麻袋,就能把那只兩百文的硯台買回來了。

老林頭聽後也沒多說,轉頭朝吳氏說道,“你去給老三找找。”

大火燒鍋,做起菜來自然速度快,這不,一大碗紅燒肉,終於在孩子們的千呼萬喚中端上了桌。

說是千呼萬喚,還真一點都不誇張,光是幾個小家夥,時不時跑到鍋台邊問上一句“肉肉好吃了沒?”都不下二十遍。

吳氏大致數了數紅燒肉的塊數,每人兩塊肯定是有的,老大媳婦不愧得了她的真傳。

美食在前,吳氏也沒耽擱,拿起筷子便給大家分了起來,先是往每人碗裏夾了兩塊,一輪過下來後,發現肉碗裏還有剩余,於是又給幾個小的再夾一塊,然後是肉湯,為了大家都能分上一勺,煮肉時,周氏特地往鍋裏多加了一瓢水。

分好了豬肉,接著分饅頭,依舊是大人兩個,小孩一個,隨後,馮氏和劉氏擡過來一甕玉米粥,還有剛從壇子裏撈出來的腌蘿蔔。

老林頭端碗開飯,全家人跟著吃了起來。

讓林遠秋意外的是,想象中的狼吞虎咽並沒有出現,堂屋裏,不管大人還是小孩,一個個都小口小口品嘗著,好像下肚太快,就不算吃肉似的。

至於油滋滋的肉湯,自然是用來沾饅頭吃最香了。

摸了摸圓鼓鼓的小肚皮,林遠秋覺得,今晚的這餐飯,是自己穿過來後,吃的最痛快的一頓了。

難得多點了半個時辰的油燈,吳氏有些心疼,催著大家快些回房,“天都黑了,當燈油不用花銀子買的啊,還不快回房睡覺去!”

小娃兒們一哄而散,而後歡快的各回各房。

林遠秋覺得,其實生活在人丁興旺的古代也挺不錯的,這裏的孩子從來不用體會孤獨是什麽,每天與身邊的兄弟姐妹有說不完的話,以及聊不完的天,雖生活清苦,卻很溫馨。

……

回到房裏,林三柱就把自己買的瓷瓶掏了出來,小小的一個,瓶口處還有一個小木塞塞著。

見便宜爹把瓶子遞給自己,林遠秋納悶,好好的,拿個空瓶子給自己做啥啊?

林三柱摸摸兒子的小腦袋,笑道,“用來給狗子裝墨汁啊。”

裝墨汁?

林三柱點頭,這還是今天他在碼頭扛貨,看到好多酒壇子後,才想到的這個主意。

所以結算了工錢後,他就迫不及待去雜貨鋪買了一只瓷瓶回來。

還有,林三柱決定,從明天開始,自己都會早一刻鐘起床,而後用這個時間,幫狗子把每日要用的墨汁磨好,然後再裝到小瓷瓶裏,這樣狗子就不用帶著磨刀石去族學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