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挨戒尺(第2/3頁)

也不知是不是王夫子愛之深的緣故,林遠秋總覺的夫子打他戒尺時,要比其他同窗更用力些。

痛得他眼淚都出來了。

自然,接下來的聽課,林遠秋再也不敢東想西想了。

何況,這些事情,並不是他一個七歲孩童能操心得了的,真要擔心家裏的親人,最直接的法子就是強大自己,等自己有出息了,才能惠及家人。

所以,對此時的他來說,好好用功才是最該做的。

想清楚之後,林遠秋不再糾結其他,心無旁騖的認真聽起課來。

……

吃晚飯時,林遠秋很艱難的捧著飯碗,也不敢露出一丁點異樣,此時他被戒尺打過的左手,掌心已是紅腫一片了。

林三柱朝自己兒子的手看了看,而後又低頭繼續吃飯,比起平時,今日的他少言了許多。

林遠秋只以為是因為徭役的事,再看看爺奶大伯他們也是滿臉的凝重,於是好不容易平復下來的心情,又開始波動了起來。

不是林遠秋太過矯情,實在是這裏和現代差距太大,讓他有種深深的無力感。

吃好了晚飯,林遠秋並未像平常那樣,先去院子裏走上幾圈消消食,而是直接回了房,從書袋裏拿出今日的課堂筆記,再把書翻到今日所學的課文,隨後照著課堂筆記上記錄下來的釋義,一字一句研讀了起來。

如今,對林遠秋來說,只要學會斷句,文言文的背讀就根本不是問題。

而斷句並不難,有了前世的學習經驗,林遠秋會直接去找對應的“說話”詞語,如常見的“曰”“雲”“言”“謂”等,因為在這些字的後面,一般就是另一句的開頭,知曉了這些規律後,林遠秋就用毛筆在每句話的後頭,點上一個小小的黑點,算做一個停頓的標點符號。

這樣,等再讀起文章來,就不會拖前拉後,不知哪句是哪句了。

不多會兒,就聽房門吱呀一聲開了,然後就見林三柱端了一只陶碗進來。

就在林遠秋不解自己才吃過飯,他爹怎麽又給他端吃的過來時,就見林三柱把裝著菜油的碗往桌上一放,接著從衣兜裏掏出一小塊細棉布,而後鼓著臉把手一伸,道,“拿來。”

拿什麽來?

林遠秋納悶。

“挨板子的手啊,你小子今日倒是出息了哈,居然挨上板子了。”

見兒子傻愣愣的模樣,林三柱恨不得一巴掌呼過去,今天自己剛在爹和大哥面前把這小子誇上了天呢,結果倒好,天還沒黑就被打臉了。

“爹你咋知道的啊?”

林遠秋有些詫異,自己剛才可是藏的好好的,按理說他爹應該沒看到才對啊。

怎麽知道的,還不是大堂哥的小兒子給報的信,林三柱心中郁悶。

原來,看到林遠秋挨了夫子的戒尺後,林文進小朋友就高興的不行,這種大家都半斤八兩的感覺可真好啊。

而後,下學回家的路上,興奮的林文進還特地速度飛快的去了一趟二爺爺家,還沒到門口呢,他就扯著大嗓門,把林遠秋挨了夫子戒尺的事嚷給了院子裏的眾人聽。

彼時林三柱正滔滔不絕,與爹娘大哥他們說著徭役的事,還說讓他們都別擔心,就憑狗子的聰明勁兒,將來考上秀才是肯定的事,屆時別說不用交徭銀,就連那勞什子的徭役,都統統跟他們家無關了。

結果話還沒說完,就被那個臭小子給拆台了,想到當時那小家夥幸災樂禍的樣子,林三柱真想拎起來狠拍他屁股兩下。

既然爹爹已經知道了,自己也沒啥可藏的了,林遠秋乖乖把手遞了過去。

只見小小的掌心通紅,且還有些腫起來的樣子,看的林三柱心疼極了,這王夫子下手也忒狠了點吧。

心裏雖這樣想,可嘴裏卻忍不住說道,“活該,誰讓你不聽夫子話的,下次再不聽,還讓夫子狠狠的打!”

林三柱邊說邊拿起沾了菜油的細棉布,輕輕擦著紅腫的地方。

“爹,咱家徭役誰去啊?”林遠秋痛的直吸氣。

“啥徭役?”林三柱放輕了動作。

林遠秋說道,“就是今日官差告示上說的疏通河道的徭役啊。”

“哦,那個啊,今年咱家誰都不用去,你爺下午就去裏正那裏交了七百文的徭銀,抵了徭役。”

用銀子抵徭役?

原來還可以這樣操作,林遠秋呆愣,他還真沒想到。

見兒子松了一口氣的樣子,林三柱恍然,“你小子不會就因為這事分了心,才挨夫子的揍吧?”

見林遠秋沒有反駁,林三柱忍不住道,“你個小屁娃兒才多大,這些事有你爺、你爹,還有你大伯二伯操著心呢,你只需好好把書念好,別讓咱家的銀子打了水漂,就算是為這家操著最大的心了。”

林三柱本也不想強調這些話,給兒子添壓力的,可族裏早就說過,族學念滿三年,若是再想學的話,就得各家自掏腰包,送孩子去鎮上私塾念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