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族人心思(第2/3頁)

所以,二十六人少了四人,那就剩下了二十二人。

而明年,第一批滿三年的十五名學生就得離開族學,這樣的話,整個族學就只有七個學生了。

現在林族長擔心的是,若之後再沒新生添進來,那該怎麽辦,又或者途中再離開幾個,那他們林氏族學還怎麽繼續辦下去。

想到那十二畝水田,那可是林有志為了籌辦族學,才特地捐給族裏的,要是沒了族學,人家會不會把地給收了回去。

所以,林族長突然覺得,讓娃兒們明年去考一場縣試很有必要。

到時不管能不能考中,只要去參加過了,那麽給族人的印象就不一樣了。

族人們肯定就會想,原來三年族學念下來,居然就可以去考童生了。

如此,何愁沒有學生來族學念書啊。

想到這裏,林族長也不說考不考的上的話了,而是直接與大家商量起明年縣試的事情來,包括到時與王夫子商議縣試報名的事,還有拜托林有志幫著找秀才做保的事,並表示,他的孫子林雲安,這次肯定也會參加。

有了族長的參與,效果自然大不一樣,這不,原本還在觀望的幾家人,這下也全都定了下來。

這裏面就包括了林金財,原本他家大孫子林文延和二孫子林文慶,明年就要參加縣試的,如今再加上小孫子林文進,這下,他家就有三個人參加縣試了,真是想想都不可思議,林金財心想,恐怕整個橫溪鎮,像他家這種情況的,再找不出第二家了吧。

林金財倒是沒有做一門三童生的美夢,畢竟小孫子才學了多久他還是知道的,要是這麽輕松就能考個童生出來,那他大孫子二孫子這麽多年的書不是白讀了。

只是林金財沒有多想,可架不住身邊的金氏時常分析給他聽。

這不,聽到老伴說,就當花銀子給小孫子去考場見見世面的話後,金氏就有些不樂意了,“咱家文進跟那些新學的學生能一樣嗎,你也不想想,文進還沒上族學時,可就會跟著他哥念上幾句文章了。”

林金財朝金氏翻了一個白眼,“你當縣試很容易啊,文延和文慶都念了四年了,私塾夫子才松口讓他們明年下場試試,文進才學了幾年。”

金氏撇嘴,“三年和四年也只差了一年,有多大區別,再說離明年縣試還有小半年時間呢,咱們讓文進再用功用功,屆時說不定就能上榜了。”

林金財沒有再接話,因為他覺得老伴的話確實有些道理,三年和四年,的確沒差上多少不是嗎。

和金氏一樣想法的還有張氏。

自從家裏決定讓小兒子也參加縣試後,張氏的心情用喜氣洋洋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想到明年自己大概率就是雙童生的娘後,張氏更是激動的不行,這不,這會兒正在灶台邊上的她,一把鍋鏟使的順手極了,那鏗裏框朗的炒菜聲,只差把鐵鍋給鏟了。

而灶膛前燒著火的許氏,此時的心情與張氏剛好來個相反,正非常不痛快著呢,老虔婆就是偏心大房,才屁大點的孩子,居然也讓他跟著一起考縣試了,也不想想,多一個人就得多一筆花銷,家裏的銀子可是大家的,憑什麽大房要多用一些。

哼!

……

下學後,林遠秋並未和家裏人說起縣試的事,既然不準備參加,就沒啥好說的。

而老林頭和林三柱他們,還真不清楚這件事,因為這兩日,大家的心思可都在家裏的幾百斤柿餅上呢。

這次去縣城,兄弟三人還是準備一起去,這樣也好有個照應。

早在昨日,一家人就把柿餅上的柿子蒂給掰了,這樣,等到了縣城,就可以直接送到點心鋪子裏了。

依舊是林三柱去鎮上雇的馬車,第二日一大早,兄弟三人就帶上十幾袋柿餅,一起前往縣城去了。

到了周善縣,他們三人住的還是上回的那家客棧,還是兄弟三人同一間房,掌櫃和店夥計也認出了他們,知道這幾個客人又是做生意來了。

第二日,林三柱和林大柱一起去了原先的那家糕餅鋪子。

也不知道今年是個啥行情,林大柱跨進鋪子時,心裏還有些擔心,心想著,要是實在賣不起去年的高價,那也絕不能低於十五文一斤。

而林三柱的想法卻是,如果掌櫃笑得特別開心的話,那就再漲兩文。

俞掌櫃正在翻著進貨單子,再過一個多月就要過大年了,而年下正是糕餅點心最暢銷的時候,他得趁著下雪之前,把貨都補齊了才行。

唉,可惜那“吉祥如意餅”不見蹤跡,不然接下來的生意不知道要好做多少,想到去年年前自家鋪子門庭若市的景象,俞掌櫃又忍不住嘆了口氣,咋就不見蹤影了呢。

“掌櫃,生意興隆啊。”林三柱笑著打招呼。

俞掌櫃擡頭,等看清來人後,頓時激動了起來,“哎呦,你們終於來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