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考府試(第3/4頁)

看著兒子提著考籃往前走的背影,林三柱突然發現,他的狗子不知不覺已經長高了一些,因為這次提著考籃時,不用再擔心會挨到地上,而用力往上使勁了。

……

子時一到,龍門就緩緩打了開來。

很快考生們開始有序進場,接著是廩生唱保,再然後是搜子搜身檢查。

林遠秋發現,府試的搜查要比縣試更為細致,不但讓考生脫光了衣衫解散了頭發,還讓人叉開腿在原地跳上幾下,也不知這樣做到底能查出些什麽來。

此時的林遠秋,萬分慶幸解開了頭發,這樣有發遮臉,倒是讓人少了很多窘迫。

等穿好衣服到了自己的號舍,林遠秋就忙把考籃裏的油紙包打了開來,剛剛他就看到搜子拿著小刀在那裏切啊切的,這會兒再看油紙包裏的栗子糕,哪還有一丁點糕的形狀,說是栗子粉都不為過。

林遠秋也沒啥不滿的,反而覺得這種嚴格的防作弊行為,對真正寒窗苦讀的學子來說,是絕對的公平。

把栗子糕包好,林遠秋用發帶把披散的頭發重新綁好。而後點起蠟燭照了照角落,嗯,還挺幹凈的,想來府衙已經安排差役打掃過了。

林遠秋拿出考籃裏的抹布,擦去台板上的灰層,等吹滅蠟燭後,就趴到木板上,閉目養神了起來。

迷迷糊糊中,耳邊響起三聲鼓想,這是關龍門了。

趴著睡覺總歸不太舒服,等林遠秋換轉了不知多少個側臉後,就聽到有人走動的聲音,這是開始發卷了嗎?

迷迷糊糊睜開眼,才發現天已經亮了,林遠秋看到,有挑著擔子的衙役,挨個把筐裏的試卷發到每一間號舍裏,很快,林遠秋也收到了屬於自己的那份。

醒了醒神,林遠秋打開考籃,拿出硯台和墨條後,就開始倒水磨墨。

提前準備好這些,盡量保證充足的答題時間。

約摸過了兩刻鐘,就聽一聲銅鑼響,葵卯四月二十八江州府第一場府試開考。

這一場考得是帖經,林遠秋沒急著動筆,而是把十幾張試卷先大致瀏覽了一遍,這麽做是很有必要的,因為此時若發現答卷有不妥之處,如答題模糊不清,或是有損壞,都可以向外簾官重新調換,可若是發現不及時,那就只能自認倒黴了。

等所有卷子都無錯漏後,林遠秋就拿過草稿紙,而後提筆蘸墨,開始寫起第一道答題來。

剛剛他已看到了第一道答題的內容,正是尚書《無逸》篇中的小段:其在祖甲,不義惟王,舊為小人。作其即位,爰知小人之依,能保惠於庶民,不敢侮鰥寡。肆祖甲之享國三十有三年。

林遠秋寫下後半段:自時厥後立王,生則逸,生則逸,不知稼穡之艱難,不聞小人之勞,惟耽樂之從……

其實只要熟讀了四書和五經,第一場的帖經並不難,考生只要做到把答題填寫工整,注意不要有錯字、有遺漏,就可以了。

本次府試共考四場,除了帖經和墨義,還有雜文和策論,而考墨義的這場還另加了詩賦一首。

而給出的詩題卻是《天香雲外飄》,要求按題意作詩七言絕句一首。

林遠秋一愣,寫詩作賦對自己來說並不是難事,且“雲外飄”的意思他也懂,可“天香”到底是啥香來著?

難道是哪種花香?

林遠秋可以肯定,這“天香雲外飄”絕對是一句詩句來著,也可以肯定,這首詩自己在族學和私塾念書時絕對沒學到過。

天香雲外飄,天香雲外飄……林遠秋在心裏默念了好幾遍,總覺得有些熟悉了起來。

前世自己因為常給畫作提字落款,曾讀過不少詩句,所以自己應該想得起來才對。

等林遠秋又默念了幾遍後,突然想起,唐代詩人宋之問的那首《靈隱寺》,裏面不正有句“天香雲外飄”嗎,所以這“天香”應該就是佛香來著,也就是祭拜神靈的香。

審對了題,剩下的七言絕句對林遠秋來說並不是難事。雖他平常很少以佛香、神靈寫詩作賦,可萬變不離其宗,自己只要抓住平起、首句、韻型,這些實質性的特點,照樣能寫一首七言絕句出來。

林遠秋提筆先在稿紙上打著草稿,然後一遍遍修改潤色,最後終於把詩寫了出來。

再三確認無誤後,林遠秋拿過答題卷,用工整的館閣體,把一首新鮮出爐的七言絕句謄抄了上去:雨後禪峰山寺凈,塵埃不染煙山裏……

等考好了第四場,林遠秋感覺自己出考棚時,走路都有些飄了,再看那些花白頭發的老考生,臉上竟沒有一點疲色,這讓林遠秋一時有些愣怔。

隨後細想,覺得應該是上了歲數本身覺少的緣故,哪像他如今的年歲,真是缺一覺都不行啊。

見自家狗子一副馬上就要打瞌睡的樣子,林三柱忙蹲下身子招呼道,“快到爹爹背上來,咱們吃了晚飯,就立馬睡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