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府試放榜(第2/4頁)

而書套落下的位置,正好在林遠秋的腳邊,林遠秋蹲下身子,準備幫忙撿起。

可等他看到書套是以整個打開的樣子攤在地上後,腦袋裏突然想起了前世自己的那幾本帶著紐扣的相冊來。

相冊的外頭套著皮套,而皮套上有紐扣鎖著,這樣就算不小心把相冊掉到了地上,裏面的照片也不會散落開來。

所以,林遠秋覺得,自家大可以也在書套上釘一副盤扣上去,這樣有盤扣系著,就不用擔心書冊落到地上時,會啪嘰一下摔成“狗啃泥”的樣子了。

越想越覺得自己這個點子極佳,所以等林三柱背著裝滿繡線和繡布的大包裹過來時,就瞧到自家狗子快步走了過來,然後拉著他的手就往門外而去。

“咋啦,是不是想去茅房了?”

想到早飯吃的米粥,林三柱理所當然的以為兒子一定是尿急了。

林遠秋搖頭,一雙明亮的眸子裏滿是興奮,“爹,兒子想到改進書套的好法子了!”

“啥好法子?”

一聽這話,林三柱立刻收住了腳步,準備好好聽上一聽。

可看到街面上都是來來往往的行人後,忙開口說道,“走,咱們回客棧再說,可別被旁人聽了去。”

林遠秋也覺得應該謹慎一些,於是,父子倆很快回了客棧,等進了房間後,林三柱還特地把門給關上了。

林遠秋把給書套釘上盤扣的做法說給了他爹聽,接著又舉例了這樣做的多種好處,只把林三柱聽得拍手叫絕。

隨後林三柱就想到了剛剛自己在繡坊看到的成品盤扣來,這東西若是自己做的話,肯定會費上不少時候,所以自己不如去繡坊問問,要是價格合適的話,就買了做好的,直接釘到書套上就成。

想到這裏,林三柱自是心情飛揚,不都說有其父必有其子嘛,所以一定是他這個當爹的腦袋瓜好使,才能生了如此聰明的兒子出來。

接著林三柱飛快從行李中拿了一塊包袱布出來,然後朝自家兒子笑道,“狗子,你在房裏待著,爹爹現在就去繡坊問問盤扣的價格,若是不貴的話,就買一些回來。”

說罷,沒等林遠秋反應過來,林三柱便風風火火的出了房間。

林遠秋:“……”

若在現代,他爹一定是個跑業務的好手。

……

第二日,等回橫溪鎮的三輛馬車過來時,候在客棧門口的眾人忙回大堂提行李,準備上車回家。

看到比赴考時低落了不少情緒的幾個學生,周秀才心中嘆氣,唉,看來,這次的府試,他們子青館又無一人考中了。

想到這裏,周秀才忍不住看向自己最賦予厚望的林遠秋,結果看到對方正搶過他爹手裏提著的考籃,看樣子是想幫著分擔來著。

倒是個懂事的孩子。

周秀才甚是欣慰,心想著沒考中府試怕啥,橫豎才九歲的年紀,再多學上幾年也無妨。

沒看他家侄孫拿著他爹給買的二郎神泥人,正笑得歡嗎。

周秀才心道,等回去後,自己得好好跟大哥說一說,哪有念書的娃兒還玩泥人的道理,侄兒這樣寵孩子可不行。

好不容易學著林三柱,準備當一個慈父的周興,並不知道,等再過上兩日,就要挨他爹的罵了。

因著備考府試,已有兩個月沒給學生放過旬假了,周秀才說了補休的事,兩個月正好是十天的旬假。

是以,等馬車到了子青館門口時,先是那些沒在私塾住宿的學生,下了馬車後,就直接和家人回家了。

而像林遠秋和周子旭他們,則先去宿舍收拾了要帶回家的行李,然後再回去。

其實對林遠秋來說,書本筆墨已在背著的書箱裏,是以他並沒有可收拾的東西,之所以回宿舍一趟,只是想把放在抽屜裏的宣紙和顏料帶回家。

畢竟有十天的旬假可休,自己正好可以趁著這些時日,多畫幾幅畫出來。

拿著這麽多的行李,林三柱便沒跟著進去,等林遠秋出來後,父子倆就去了車行,大包小包的,再加上又是考籃和書箱,所以林三柱直接雇了回村的馬車,這樣更為順當。

到底是能跑的馬車,原本牛車要走上一個多時辰的路,而馬車跑了半個多時辰就到了。

東屋裏,老林頭和吳氏正拿著一張紙在識字,上頭的幾個字還是大孫子寫給他們的,只是這會兒兩人意見有些不統一。

老林頭看了看,覺得自己肯定沒認錯,這兩個字絕對念“饅頭”來著。

吳氏翻了個白眼,“這明明就是包子好不好。”

老夫妻倆正你不服我我不服你,想把大孫子喊過來當評判的時候,結果就聽院墻外有“嗒嗒嗒”的馬蹄聲傳來。

哎呦,這是她的三兒子回來了吧。

這下吳氏也懶得再管那兩個字到底是念“饅頭”還是“包子”了,三兩下挪下炕後,就趿拉著步鞋,然後疾步往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