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6章 秋闈(第3/4頁)

來不及多想,林遠秋拿出煤油爐就開始燒水,等把一天的開水量都準備好,再熄滅煤油爐後,他就把布簾給拉上了。

也不知是不是心理作用,還是真的有效果,反正到了中午時分,林遠秋都沒怎麽受到影響,雖不是一丁點臭味都沒有,可這種程度還在自己能忍受的範圍之內。

唯一不足的是,門口被布簾擋得不透風,加上正午的太陽是最烈的時候,所以這會兒號舍裏熱的厲害。

林遠秋伸手一摸,後背和胸前全都是汗。想到反正有布簾擋著,旁人也看不到,於是他幹脆站起身,把上衣和外褲全都脫了,全身上下只留了一條褻褲,這下總算沒這麽熱了,再想到考籃裏的薄荷香片,林遠秋找出一片放進了嘴裏,清清涼涼的。

趁著這會兒整個人神清氣爽,林遠秋又接著做起律法題來。

他沒抱著僥幸,雖眼下一切還好,可明日會怎樣,林遠秋並不清楚,現下他能做的,就是趁著情況還好的時候,抓緊時間把考題做好,且還要保證答題的質量。

顯然林遠秋的考慮是正確的。

因為到了第三日,不論布簾再怎樣遮擋,難聞的臭味還是不受控制的鉆了進來,充徹著號舍的每一寸地方。

好在第一場的答卷,林遠秋只剩下兩道算術題還未做了。

所以別前功盡棄,哪怕氣味再濃再難聞,也得集中注意力認真審題,一定要讓第一場考試有個好的收尾才行。

再說,不就一堆有機肥料嗎,當誰沒見過似的。

想到這裏,林遠秋幹脆把布簾拉開,既然臭不可聞已經避無可避,那就沒必要擋著空氣流通了。

許是“破罐子破摔”的緣故,接下來,林遠秋的心思真的沒再放到隔壁七八桶“有機肥料”上,而是不慌不忙提筆蘸墨,開始在草稿紙上解答起算術題來。

第一題講的是眾人湊銀錢買一件物品,若是每人出八錢,那麽還余三錢,若每人出七錢,就還差四錢,請問人數和物價各是多少?

這種的題目,對來自二十一世紀的林遠秋來說,並不難,只要找準等量關系,再列出二元一次方程組,就能輕輕松松把答案給解答出來了。

最後林遠秋算出的答案是,一共有七人,而該物品的價格為五十三錢。

等把最後一道算術題解答出來後,時間已到了午時。

中午這頓飯,林遠秋是肯定吃不下去的,他也沒糾結,而是從考籃中拿出所有題卷,開始一張張檢查了起來。

今日是第一場的最後一天,等到了酉時,就要交卷,雖考籃裏的答卷昨日他就已經仔細檢查過了,可並不妨礙他再從頭看一遍。

和上次鄉試一樣,等酉時大家教了試卷之後,就有差役過來把糞桶擡走清理。

終於少了臭味,林遠秋感覺自己又活了過來。

也能感覺到肚子餓了,巷口處就有裝水的大缸,林遠秋用竹筒裝了之後三天的用水量,然後點燃煤油爐,開始煮小魚幹泡飯。

摸清楚了規律,接下來的兩場考試,林遠秋也用了與第一場相同的法子應對,那就是趁著第一第二天臭味不太強烈的時候,抓緊時間答題。這樣等到了第三日,布簾都擋不住刺鼻臭氣的時候,自己面對剩下不多的題目時,就不用擔心會心焦的出錯了。

第三場的策論,其中有一題講的是安國強軍之道。

這樣的題目,若換作之前的林遠秋,要想把文章寫的有血有肉,肯定有困難。

畢竟紙上談兵雖聽著頭頭是道,可沒有實質性的論據做填充,只會讓考官覺得你誇誇其談,不切合實際。

可經過這三年自己對闈墨的研讀,加之與周子旭對多方資料的收集。林遠秋覺得,如今自己再寫策文時,用思如泉湧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

交了第三場的答卷,今年的鄉試的答題環節算是全部結束了。

趁著這會兒天空還亮著,林遠秋開始收拾起自己的考籃。今晚他們還需在貢院裏待上一晚,等明日一早就可以出去了。雖一身汗臭,可此時林遠秋心裏卻是如釋重負的輕松。

九天九夜,實在太不容易了。

收拾好考籃,林遠秋剛把水煮上,就看到周子旭提著考籃過來了。

周子旭的號舍在“地”字排,離著這邊有些遠,所以這九日,他還是第一次往這邊過來。

也所以這會兒看到林遠秋號舍的位置,原本心裏因為考得還不錯的喜悅,頓時消失的無影蹤,再看向林遠秋的眼裏除了擔憂還是擔憂。

“林兄,你還好吧?”

周子旭本想說,你怎麽被分到臭號了啊,可話到嘴邊又改了口,

林兄此時心裏肯定不好過呢,他還是別哪壺不開提哪壺了。

林遠秋並沒注意到這些,點著頭道,“還好,你呢,晚飯吃過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