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應下(第2/3頁)

徐老實邊說邊用手比劃著,一副興致勃勃的樣子。

連挖了幾日的地,按理來說應該很累才是。可這會兒的徐老實,看著精神頭十足,不單是他,就連平安、平實還有小丫也是如此,比起先前,如今兄妹三人的臉色好上了不少。

也是,沒了前途未蔔的憂慮,加之這些天的吃好睡好,自然啥啥都好了。

莊子裏有七間住房,分別是正房三間,然後是左右各兩間廂房,而柴房和灶間屬於附房,並未算在其中。

徐老實一家就住在西廂房裏,東廂暫時空著,至於正房,自然是留給林遠秋住的了。

不過現下林遠秋肯定沒多少在莊子上住的時候,所以這幾間房平日裏都該是鎖著的居多。

楊氏已把中飯做好,很快就都端了上來,一碗炒雞蛋,一碗豬肉,還有魚塊和豆腐。橫坑村裏就有做豆腐的人家,這豆腐是楊氏剛剛去村上買的。

一個人四碗菜,林遠秋肯定吃不了這麽多。

他讓平安去拿兩個碗過來,然後把炒雞蛋和豬肉分了一大半到碗裏,再讓平安端去給爹娘弟妹吃。

平安並未馬上去捧桌上的雞蛋和豬肉,而是先躬身道謝,之後再小心捧過菜碗出了正堂。

一舉一動都有板有眼的,可見先前是學過規矩的。

林遠秋若有所思,覺著往後自己若是需要小廝時,讓平安跟著就不錯。

車夫趕著馬車準時過來接人,因著是放假之日,今日倒不必酉時必須趕回,不過時間也是不早,太晚了,怕馬兒會看不清道兒。

離開莊子時,林遠秋把買來的布匹給了徐老實,另外又拿出一百文銅錢給他。

仆人用心做事,他這個當主子的,適當做些獎賞,也是應該的。

約定好的一百棵柿子樹苗,是第二日送到莊子上的。下午時候林遠秋又去了莊子一趟,只見樹苗棵棵齊整,頂端枝條已帶了分叉,可見年份是足的。

坑已挖好,種起樹來自然就快。

等忙了半日的林遠秋準備回國子監時,已差不多有一半柿子樹苗種下了。依照這速度,至多再有兩日,應該都能種完成了。

……

小考的成績,終於在眾學子的期盼和忐忑中,貼到了辟雍堂東面長長的告示欄上。

除前十名學子是連著答題卷一起貼出來的,其他人都只有一個名字來著。

而廣業堂的那份,則貼在告示欄最後的位置。等林遠秋和周子旭,還有劉青安他們過去時,已有好多人在告示欄那邊圍著了。

林遠秋踮起腳,正準備朝告示欄裏看去,就聽有人高聲說道,“此次小考,丁兄又一馬當先,不愧為吾輩之典範啊。”

話剛落音,人群中有好些人跟著附和:“曹兄說的極是!”

“曹兄所言甚是!”

緊接著,林遠秋就看到印象中性子冷清的丁德進,轉身朝身邊那個叫曹兄的拱手道,“僥幸罷了,曹兄和衛兄過譽,實不敢當。”

再看丁德進那滿臉帶笑的模樣,與平時不願搭理人的性子簡直判若兩人。

同為廣業堂學子,對於“曹兄”和“衛兄”的家況林遠秋自是有所耳聞的。自然知道“曹兄”的祖父正是內閣次輔曹嚴曹大人,而衛兄祖父則是吏部尚書衛湘。

所以,這人壓根不是什麽清冷性子,先前人家不願意多說話,恐怕是因為沒有值得讓他開口的人吧。

這樣的認知,讓林遠秋一時不知該說什麽好。

不過接下來的他,也沒時間去分心旁的事了,因為他聽到了周子旭的驚喜聲,“林兄林兄,快看,你得了第二!”

第二?

一聽這話,林遠秋也懶得再踮著腳了,而是三步並作兩步,飛快往人群中擠了進去。

然後林遠秋就看到,緊挨在丁德進右邊的,果真是自己的名字來著。

不得不說,這樣的成績完全出乎了林遠秋的預料。

雖此次小考他自我感覺還不錯,可廣業堂共有兩百多位學子,加之能來國子監念學的舉子,實力自然都不會差的,所以要位列兩百多名學子的前茅,絕不是件容易的事。

還有,林遠秋突然想起,前十名的學子是有獎勵的,所以,自己心心念念那印有國子監字樣的紙箋,終於能到手了,如此自己就可以用它給春燕春草各抄上一套四書五經當嫁妝了。

原本丁德進在看到排在第二的姓名時,根本想不起這人是誰來,而這會兒看到林遠秋與第二名“對號入座”後,他才在腦海中生起些許印象來。

眼前之人不正是先前與他同在青陽郡參鄉試的學子嗎。對了,這人來國子監念學好像也沒多少時候吧?

想到這裏,丁德進心中莫名多了一絲緊迫感。

……

到了月底的時候,林遠秋收到了家裏寫來的書信。

和自己預料的那樣,信中說了周府托媒婆上門說親,且家中已應下了親事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