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2章 殿試(第2/2頁)

三月二十八,殿試日。

才卯時,林遠秋和林三柱就從南鑼鼓巷出發了。

因著今日不用帶考籃以及其他任何東西,父子倆走起路來倒是格外的輕快。

想到待會兒自家兒子還要進到皇宮裏去,林三柱只覺心裏的自豪快滿溢了出來。

林遠秋今日穿著一身青色圓領長袍,衣擺和寬袖,以及衣領處,都用黑色緞帶滾了邊,腰間是同色的緞布腰帶,腳上則穿了一雙黑色的朝靴,這身裝扮是禮部給貢士們準備的貢士服,特地在殿試時穿的。

南鑼鼓巷離皇宮約摸半個時辰的路,等父子倆到達宮門外時,已經有不少貢士在排隊等候著了。

林三柱還是頭一次離皇宮這麽近,等看到宮門口守著的一眾侍衛時,心裏不免有些緊張了起來。

見狀,林遠秋並沒急著排上隊伍,而是先把林三柱領到了一旁的馬場,這邊是專供官員停放車馬的地方,不過今日這裏卻是多了好些送考殿試的人。

林遠秋指著一排檐廊對林三柱說道,“爹,您就在這兒坐著,等兒子出來後,咱們再一同回去。”

林三柱點頭,看到這邊都是與自己一樣送考的人,他便沒了拘謹,很快與人閑聊了起來。

近三百人的隊伍,加之又是同樣的衣著,遠遠望去,倒十分的壯觀。

貢士們都安安靜靜的等在那裏,期間沒人發出聲響,更沒有交頭接耳的說話聲。

前日他們學的規矩裏,就有禁止喧嘩這一條,這可是最基本的禮儀。

辰時一到,眾貢士開始陸續進入皇宮。

等快到集英殿時,眾人便停下腳步,由禮部官員點名,很快按照會試的中榜名次重新排成隊,隨後整齊有序地進了集英殿。

林遠秋是會試頭名,自然走在隊伍的最前面,而緊跟在他身後的,正是排名第二的丁德進。

看著身前比自己高上半個頭的頭名會元,丁德進很快調整了自己的情緒,考中會元不一定就是狀元,此刻還未到真正見分曉的時候呢。

眾人目不斜視,很快都聚集到了集英殿,待站定後,就聽有鼓樂聲響起,隨後是宦官的喊唱聲,雖人聲夾雜著鼓聲,使得眾貢士都沒聽清宦官唱的是啥,不過大家都知道,這是聖上過來了。

貢士們忙曲膝跪地,而後高喊,“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平身!”

隨著一聲威嚴,眾貢士緩緩起身。這會兒可沒人敢擡頭,不然一個冒犯聖顏的罪名,保證讓你吃不了兜著走。

參拜過皇帝後,接下來便是發題卷了。

林遠秋站在最前排,自然也是第一個領到試卷的,受卷謝恩後,就有宦官走上前,直接領著林遠秋去了殿內的號位。

直到這會兒,林遠秋才敢把低著的頭略微擡起一些。

等發好了所有題卷,殿試正式開考。景康帝在殿中走上一圈後,就前往太和殿上早朝去了。

只等退了朝,他才會過來繼續督考。

殿試,又稱“禦試”,應試貢士只須考上策問一道即可。

今日亦是如此。

只不過等大家打開題卷,看到上頭的《治水策》三個字時,都忍不住吸了口氣。

這不正是上一次殿試的策問題嗎?

怎麽這回又考這個?

林遠秋心裏也正有這樣的疑問。

不過帝王的心思誰又能猜得透呢。

好在這段時日自己雖未把策問題往治水策上準備,可對於治水的法子他還是能如數家珍的。

林遠秋舀了幾勺水到硯台裏,很快一邊磨墨一邊思量起能抓人眼球的策問開篇來。

待硯台裏的清水逐漸變成烏黑油潤的墨汁,林遠秋已在心裏理出了頭緒。

把墨條擱置一旁後,他就拿起毛筆,開始在草稿紙上羅列起治水的方案來。

植樹造林,建堤防,堵不如疏,泄量,分流,疏導和攔蓄,對了,還有疏浚與封堵……

……

此刻在集英殿裏認真制策的林遠秋,並不知曉,遠在千裏之外,通往小高山村的車道上,有兩名騎著馬的差役,正一前一後的往小高山村疾馳而去。

觀他倆身上穿著的紅色喜服,該是送喜報的沒錯了。

且這兩人也只是從縣城過來的官差。

這不,在府城通往橫溪鎮的官道上,也有兩名身著紅色皂服的差役,他倆不時揚著手裏的馬鞭,正速度飛快的往前沖去。

……

“老頭子,你說咱們遠秋這次能當上官老爺嗎?”

東屋裏,吳氏搓著手裏的麻線,眼裏滿是期盼。

老林頭吸了口旱煙,很想說應該能吧,可一想到遠秋這才頭一次考會試呢,總不會這麽容易就考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