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章 報喜(第2/2頁)

自從得知遠秋要考今年的春闈後,他們就在巴望著有好消息過來了。

原本想著二月初的春闈,到現在還沒消息過來,應該中榜的希望不大了,沒想到今日卻送來了喜報。

這實在是太好了。

還有,春闈之後就是皇帝老爺考教的殿試,所以遠秋應該已和皇帝老爺見過面了吧?

再想到等考過了殿試,遠秋可就是官老爺了,族老們更是忍不住熱淚盈眶。

這下,他們林氏,怕是在整個江州府都要出名了。

想到這裏,族老們原本蹣跚的步伐,都好似輕快了許多。

“走,咱們也快些去大貴家瞧瞧!”

“瞧”字還沒落音,就聽村西頭傳來一陣噼裏啪啦的鞭炮聲。顯然,兩個報喜差役已經到大貴家了。

這些鞭炮肯定是官差大人點的。

族老們正想說,咱們走快些,卻聽村口處又有嗒嗒嗒的馬蹄聲傳來。

林族長愣怔,難道也是過來送喜報的?

沒等他跟族老們反應過來,就見兩名穿著喜慶皂服的差役,很快騎著馬兒跑過來了,然後在經過族長和族老們的身邊時,洪亮的嗓音高高響起:

“恭賀林遠秋林老爺高中會試第一名!”

……

今日的林家,說是門庭若市都不為過。

先是前後兩幫送喜報的差役上門,而與喜報一起送過來的,是官府撥下來,建造會元牌坊的銀錢。

接著就是會試中榜的獎勵,縣衙二十兩,府衙四十兩。

還有,也不知鎮上那些富戶是從哪兒得來的消息。

在報喜差役離開沒多會兒,就有好些富戶安排管家上門賀喜了。

經過幾次送禮被推辭後,管家們也學精了不少,常常是沒等林老爺子反應過來,他們就放下禮單和賀禮,坐上馬車跑的無影蹤了。

看著堆滿炕的綢緞布匹、茶葉點心,以及銀兩和房地契,老林頭和吳氏實在有些頭疼,遠秋中舉人時的賀禮才剛走完回禮呢,這會兒居然又送了這麽多過來,可真是一點法子都沒有了。

老林頭叮囑遠楓一定要把賬目記清楚。

至於這些賀禮,還是等遠秋回來後,讓他自己定奪吧。

等村民都離開後,族長和族老們,就與老林頭商量起了造牌坊的事來。

這可是全村人的榮耀,總要安排好了才行。

最後,幾人定下了會元牌坊的位置,就建在村口那裏,這樣凡經過他們村的人,都能一眼瞧到,多風光啊。

不過,在說到村口的確切位置時,不管是族老還是族長,或是老林頭,都特意留下了最靠近官道的那一段。

不出意外的話,這邊還有一座進士牌坊要建造呢。

……

村東頭林金財家。

金氏和林金財已經坐在堂屋裏呆愣好久了。

特別是林金財,自聽到官差報喜的那一刻起,他就坐在這兒沒挪窩了。

林金財實在想不明白,怎麽人家考科舉就這麽容易,每次中榜都輕而易舉。

而自家的幾個孫子呢,卻是難如登天。

才過去的縣試,大孫子和二孫子又沒考中,林金財有時會想,文延和文慶的書是不是念到狗肚子裏去了,就著次次不中,還有繼續再考的必要嗎。

至於小孫子文進,考過縣試已是好幾年前的事了,接下來的府試也不知啥時候能考中。

唉!林金財忍不住嘆氣,爹娘活著的時候不是偏向他這房的嗎,怎麽死了就不護佑他家了呢。

這樣想著,林金財就準備端午上墳時,要在爹娘墳前好好說說。

他們跟二房可是一家,這相差也太大了吧。

二弟這可都成老太爺了啊。

……

京城,集英殿。

林遠秋已把《治水策》寫好,這會兒正字斟句酌,準備好好潤色一番。

因著是治水策,所以林遠秋在書寫時,采用了對策的形式,而他所知曉的前世治水方法,全部以論據的方式呈現,整篇文章洋洋灑灑共寫了兩千多字。

待檢查無誤後,林遠秋拿過一旁的答題紙,很快謄抄了起來。

舉試之人,有一手好的館閣體是基本。林遠秋也一樣,經過十幾年的練寫,如今他的這手館閣體,已經相當不錯的了。

許是謄抄時太專注的緣故,林遠秋並沒有注意到,在自己身後停留了約摸半刻鐘的明黃色身影。

考殿試和其他幾場考試一樣,也必須糊名的。

所以等林遠秋舉手示意交卷時,就有彌封官快步走上前來,然後把姓名和籍貫處用白紙糊上,最後再蓋上騎縫章。

如此,林遠秋的殿試完美結束。

接下來,便是十日的耐心等待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