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6章 納采(第2/3頁)

先前周興與林三柱細說起鐘家的事時,就順帶說了鐘家其他幾位庶子的情況,除其中一人是未入品的城門侍,另兩人基本靠著分家所得維持著日常所需。

從今日的談話中,林遠秋得知,如今鐘姑娘的兩位兄長暫時在三伯手下做著守城兵。而鐘榮自己,也準備在京城,或者周邊先謀一門差事做著,不然每日無所事事成了習慣,漸漸的就真的啥事都不想做了。

至於回涇州大營,怕是很難,雖守孝這幾年,鐘榮日日都有練功並沒有松懈。可自丁憂那日起,他就在心裏有了預料,畢竟三年時間,人家不可能還會給你留著位置。別看小小都教頭一職在京城半點不起眼,可在涇州大營裏,也算是個有小權利的職位,想取而代之的人自是不少,加之如今鐘榮的歲數,所以想再回去,基本已不太可能。

對於鐘伯父的觀點,林遠秋倒是欣賞和十分認同的。

就像他說的,人若閑賦在家太久,接著就是懶怠了。是以不管以後有沒有機遇,先讓自己保持一個良好的狀態,是非常有必要的,如此,若有機會來臨,就能好好的抓住。

最後林遠秋由鐘榮長子鐘錦安領著去了後院,這是安排男女雙方見面的意思。

靠近遊廊口有一排石凳,待林遠秋坐下不久,鐘鈺柔就在丫鬟柳葉的陪同下過來了。

林遠秋看到,離這邊還有十來米的距離,那鐘姑娘就朝身後搖了搖手,示意丫鬟不要再跟著了,而後緩緩往這邊過來。

兩人上次見面,還是在婉清差點被拐的時候。距離今日,已有兩年之多,也就是說,林遠秋與鐘姑娘已經有兩年多未見了。

是以,這會兒再碰面時,竟一時不知該怎樣起話頭。

好在這樣的尷尬也只是片刻,很快林遠秋就先開了口,不過說出口的話倒讓鐘鈺柔忍俊不禁了起來,因為林遠秋直接把自己介紹了一遍,包括姓甚名誰,今年多大了,家住哪裏,就連老師給他剛起不久的“子清”兩個字,也都沒落下。

林遠秋也是沒辦法,主要憑空話題實在難找,他總不能一開口就問人家早飯吃了嗎,或者早飯吃的啥吧。

好在自我介紹的話頭雖然尷尬,可原本雙方緊張的見面氣氛,卻被林遠秋給帶動的輕松了起來。

接著鐘鈺柔問起了婉清的近況,林遠秋則作了回答,然後林遠秋又說起了現下家裏幾個孩子正在識字學畫的事。

就這樣一來一往,原本還有些尬聊的兩人,聊著聊著就自然多了,且不知不覺中就過去了半個時辰。

等鐘鈺柔回到自己房裏時,早有母親和兩個嫂子在那兒等著了。

見女兒面帶桃色,眼角也帶著笑意,周氏便知女兒此時心中歡喜,於是臉上也忍不住帶出笑來。

只是想起先前自己的叮囑,周氏忙問,“鈺柔,娘方才讓你問的話你問了沒?”

周氏到現在還沒想通,林家為何會主動與自家結親。她會這樣想,並不是覺得自己的女兒不夠好,而是認為,林家明明可以找到更好更般配家世的兒媳,可卻偏偏相中了他們家。

而之所以今日會讓女兒委婉的問一問林修撰,還是昨日幾個妯娌突然提的醒。

因為幾個妯娌說,林家會主動結親,怕不是相中了忠勇伯府的權勢了吧?

一聽這話,昨晚周氏翻來覆去的根本就沒睡著。

本來她大可以去信向自己哥嫂打聽的,可這不是來不及了嘛,今日就要納采,等過了今日,鐵板釘釘,兩家的親事就算定下了。

所以周氏才想著讓幹脆讓女兒問一問。她是這樣想的,若林家真有攀附忠勇伯府的心思,那麽這門親事不要也罷,免得到時自家幫不上林家的忙,害得女兒在婆家不受待見。

看到母親和嫂子們眼裏的急切,鐘鈺柔搖頭,“女兒沒問。”

沒問,周氏愣住,多好的機會啊,怎麽就不問一問呢。

一旁的鐘家大嫂二嫂也跟著遺憾,事關自己的終身,小妹怎麽就這樣放心呢。

鐘鈺柔自然不會傻傻的去問“你家為何要與我家結親”的話,不說有沒有這個必要,就是林大哥看著也不像這樣的人。

何況,在鐘鈺柔看來,林家若真有靠著嶽家往上爬的心思,那麽去結一門高官家的親不是更直接,屆時哪怕是個庶女,都比他們家這種拐著彎還不知道能不能給上助力的嶽家強。

至於她自己,鐘鈺柔覺得,不管林大哥對她的感情是怎樣的,她都相信日後的經營。

畢竟人心換人心,鐘鈺柔相信,只要自己付出了努力,那麽就沒有過不好日子的道理。

而鐘鈺柔之所以有這樣的信心,也全因為對方是林大哥的緣故。

雖兩人沒接觸過幾回,可從言談舉止中,鐘鈺柔能感知出林大哥是個踏實穩重、且能讓自己安心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