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助一臂之力(第2/3頁)

還有,在林遠秋的認知裏,遇到困難後,首先就應該想著如何去克服和解決,而不是畏懼,否則“怕”字當頭,什麽事都做不好。

而懦弱這一點,幸好他們林家男人都沒有。

看到堂哥們眼裏有著對他的擔憂,以及鬥志昂揚的話語。林遠秋除了滿心的感動,剩下的,就是也被鼓動起來的士氣了。

林家有男兒如此,何愁門楣不耀。

沒等林遠秋感慨完,很快又有林家男兒過來了。

林三柱眼圈泛黑,臉有些發腫,看著就是徹夜未眠,一副沒什麽精神的模樣。不過,在見到自家狗子後,林三柱的笑容立馬綻放了出來,“遠秋,昨夜爹跟你娘已把所有要帶的行李都打包好了。”

而走到門口,正跨腳進來的林大柱,一聽三弟已打包好了行李,不免有些著急,“三弟,昨日遠秋不是說了,要到三月下旬才出發的嗎,這差不多還有一個月時間呢,你咋收拾起行李了,難道改時間了?”

林三柱搖頭,哪裏是改時間啊,昨晚他和馮氏不是睡不著覺嘛,所以就想著打包行李了。

這時周氏劉氏和馮氏,還有林二柱也過來了。

等看到林遠秋後,周氏忙說了昨晚她和林大柱的打算,“遠秋啊,你大伯和大伯娘已經商量好了,這次去北地,我們倆也一起跟著,大伯娘別的本事沒有,給你做飯是絕對沒問題的,出門在外的,入嘴的東西,還是自家人做著更放心。”

一聽這話,林三柱連連點頭,“對對對,大嫂說得對,出門在外,只有自己人做的飯食吃著才安心。”

可以說,如今的永寧州和定胡縣,於林三柱而言,說是龍潭虎穴都不為過,所以萬事小心都是應該的。

很快老林頭和吳氏也過來了。

而林二柱,在聽到遠楓幾個已經拿定主意要跟著去上任後,也立馬說了他與劉氏的決定,“遠秋,現下咱們一家正是往一處使勁的時候,二伯和二伯娘這次也跟你一起去。”

“老二說得很對!”老林頭心情激動,忍不住一拍桌子道,“只要往一處使勁,就沒有辦不好的事,遠秋,爺和奶這次也跟你一起去北地!”

一旁林三柱一聽,急了,“爹,此去北地可有一千多裏地呢,你跟娘都一把歲數了,哪吃的消趕這麽遠的路啊。”

“誰吃不消了!”

被小兒子說年紀大,吳氏當下不樂意了,“哪裏就歲數大了,你去後花園看看,這幾日娘跟你爹挖了多少地。還有,自搬到京城後,家裏吃的粗菜,哪樣不是娘跟你爹種的。你也甭把你爹娘當成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老太爺老太太,告訴你,娘跟爹就是一日不動彈就全身不舒坦的農家老頭和老太!”

說著,吳氏把手上抓著的帕子往桌上攤開,只見帕子裏,是一張二十兩面額的銀票。

而吳氏,拿起銀票後,就朝林三柱遞了過去,“拿著,等吃了早飯,你去買顆參回來,就去你先前買過的藥鋪,上回的那顆參,娘跟你爹吃著還挺有效的。”

有了人參吃著,就不怕路上的勞頓了。

沒等林三柱把銀錢接過,就聽他爹對他娘說道,“待會你給老三再拿些銀子,讓他多買兩顆回來,我看咱們不如趁著這次,給家裏幾個都補補。”

見小孫子一副還要勸說的表情,老林頭笑道,“遠秋,你不必再勸,這回爺奶若不跟著,定會日日提心吊膽,度日如年的。”

聽到這話,林遠秋本也不想再勸,可男人們都離開了,大嫂她們,還有侄子侄女們該怎麽辦,總不好只留一群婦孺在家吧。

原本依著林遠秋的意思,大伯二伯,還有爺奶他們都留在京城,這樣家中不至於沒個頂門戶的人。

不過這會兒已快辰時,今日自己還要上值呢,所以,林遠秋準備等下值後,再與家裏人細說此事。

只是讓林遠秋沒想到的是,等他下值回家時,原本準備守在家裏的大嫂她們,也下了決心,拿定了一起去上任的主意。

之所以會這樣,還是因為有了鐘家的加入。

原來,除了秦遇,鐘榮也一直關注著林遠秋外放的事。

是以,在得知吏部已貼出外放官員的通告後,鐘榮就很快就去吏部告示欄看了。

也所以,在昨日下午,鐘榮就知道了女婿外放到永寧州當知州,以及兼任定胡知縣的事。

當時鐘榮的心,簡直可以用怦怦直跳來形容。

究其原因,還是他太了解那塊地的緣故。

在鐘榮眼裏,塞北之地,只能用“窮”和“亂”兩個字來形容。而窮,倒不讓人擔心,反正忍一忍,熬過三年任期就成。可亂,卻不是那麽容易避開的,特別與北元交界的那些地方,也就是汾州府這邊,時常會有異族部落過來擾民,和搶奪糧食。雖有鴻虎營常年駐守,可待過兵營的鐘榮知道,能得了鴻虎營守護的,怕也只有離它最近的幾座城池了,比如汾州府和大同府這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