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3章 朝辭(第3/3頁)

林三柱拍了拍周興的肩膀,表示都是過來人,他能體會親家的心裏感受。

此次已是子旭的第三次參加會試,若這回又沒考中,那麽接下來又得等三年,試問一個人能有幾個三年可以耽擱啊。

想到自己的小女婿,馮氏忙開口問道,“親家可看到文昌的名字?”

周興搖頭,擔心自己會看漏,他可是來來回回看了好幾遍,結果都沒看到榜單上有王文昌的名字。

聽到這話,馮氏不免有些失落,要是這次小女婿也考中就更好了。

林春草卻不覺得有什麽,“娘,夫君才考過鄉試,會試還未來得及好好備考呢,等下一回,肯定能考中的。”

老林頭一聽,笑道,“春草說的對,下回孫女婿一定會中榜的。”

吳氏也笑著說道,“正是這個理兒,等文昌好好準備上三年,自然就能考上了。”

林遠秋則問了周子旭的中榜名次。

等聽到是第十二名後,他忍不住點點頭,這樣的成績,如無意外的話,二甲前排定是穩的,想來之後的朝考,考中庶吉士的可能性也會很大。

只不過周子旭的殿試和朝考,林家人是沒時間參與了。

……

外放官員在離開京城前,都必須進宮朝辭。

朝辭指的就是外放到地方的官員,在上任之前,與聖上的辭別。

與此同時,皇帝還會授予官印。

因還兼著定胡知縣一職,是以,林遠秋的官印有兩個,好在那裝印的木匣子並不大,這會兒兩只匣子捧在手的林遠秋,並沒影響他躬身向聖上行禮的動作。

景康帝倒是沒想到,林修撰這麽快就過來與自己辭別了。要知道外放文書才發下去沒多久呢,由此可見,林修撰是個勤奮的。

哦,不對,如今應該稱其為林知州才是。

景康帝肅聲,“業精於勤,荒於嬉,行成於思,毀於隨,望爾勤勉為政,一心為民,造福一方!”

“臣領命遵旨,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林遠秋把印匣放置一旁,而後跪地叩首。

嗯,景康帝滿意的點點頭,正想說退下吧,卻見方才還跪著的林修撰,這會兒已是跪坐在地上了。

林遠秋心中還有未完成的事兒呢,自然不會就這樣輕易離開了。

所以,這會兒跪坐在地上的他,是準備與聖上好好說說,自己啟程前的各種準備事項的。

而此舉,本就是朝辭中的應有之意,好表明君臣一條心。只不過往年並沒有這般“實誠”的臣子,真的會像林遠秋一樣,跪地而坐,與聖上嘮起家常來。

只聽林遠秋說道,“啟稟聖上,微臣祖父祖母如今已過花甲之歲,可在得知微臣此次外放至定寧州後,就一力要與微臣一同前往。祖父祖母說,活了大半輩子,還從未領略過咱們大景朝的大好河山呢。微臣聽後只得相勸二老,此去永寧州可有一千多裏地呢,哪是想看大美山河就能看到大美山河的,不說路上車馬的顛簸,就是一路的住宿,也是大難題一件啊……”

半個時辰後,從禦書房裏退出來的林遠秋,手裏除了原先兩只裝著官印的木匣子,還多了一張引紙。

有了這張引紙後,再入住驛站時,就不受人數限制了。

而景康帝,見人終於離開後,忍不住松了口氣。

真沒想到林修撰年紀輕輕,嘮起家常來,卻是沒完沒了的。那什麽微臣爺奶已買了不少菜蔬的種子,準備到了永寧州後,就把菜種撒上啦。又什麽微臣大伯娘做了好些腌肉,預備當作路上的幹糧啦。還有什麽家中幾個侄兒居然想把秋千也給帶上啦,等等等等。

不過,景康帝倒是真沒想到,林修撰居然會帶著全家人去任上。

可見,林修撰這是準備沒有後顧之憂地勵精圖治一番了。

自己果真沒看錯人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