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8章 鐘榮起復(第2/2頁)

五、六個月的小娃兒最愛大人逗著他,與兒子聊了一會兒天後,林遠秋幹脆去拿了本書,開始念書給兒子聽了。

再看小寶兒,不哭也不鬧,時不時還啊啊上幾句,這副認真的小模樣,仿佛真的在仔細聽一般。

……

顯然景康帝是個眼裏容不得沙子的人。

在三皇子回京沒多久,很快石洲知府羅文慶就被罷官去了職,定下的罪名正是欺君。然後是原胡知縣杜衛被聖上追贈謚號的事。

塞北離京城遠,自然消息沒這麽及時,等林遠秋從送來的邸報上得知此事時,已是一個多月後了。

看到杜衛杜大人被聖上追贈了謚號,以及聖上又給杜知縣的家人補了撫恤,林遠秋終於放下了心來。

自從把手劄交給三皇子後,林遠秋就在等著消息了,如今這樣的結果自己也算滿意。

原本以為這事到這裏就應該告一段落了。沒想到四月的時候,鐘榮突然接到了吏部的起復通知,讓他盡快回京任職,至於職務,則是京郊大營的六品校尉,比之先前的都教頭升職了不少。

自丁憂起復一直沒有動靜後,鐘榮就已做好再無復職的可能,沒想到今日卻得了職,且還是他從來沒想到的六品校尉。

而此次升職,雖不知是因著自己救了三皇子,還是因為此次殲滅山戎人的事,有一點鐘榮是可以肯定的,若女婿沒有把軍營中的兵衛交由他領著,若不是女婿想出了殲滅山戎人的計劃,那麽自己哪怕再努力,也不會有這樣的機會。

若林遠秋知道嶽父的心中所想,肯定會說上一句,要是沒有嶽父,自己肯定不可能把來犯的山戎人全殲滅。

回京上任的事自然是拖延不得的,父親要回去,鐘錦安和鐘錦華肯定要一起,是以父子三人很快收拾起行李來。

與嶽父接觸了這麽長時間,林遠秋自然能清楚感受到對方心中的抱負,所以對嶽父的此次起復,林遠秋是打心裏替他高興的。在林遠秋看來,嶽父的這身好武藝,本就不該被辜負。再有就是在京郊大營任職實在不錯,不會再像之前那樣,離家老遠。

在離開前,鐘榮特地把幾張定胡縣店鋪的地契拿給了鐘鈺柔,好讓女兒幫忙看顧著。

當初買這些鋪子就是為了等漲了價再賣出去的。如今店鋪價錢已比先前高出了三倍都不止,且看著還有增長的余地,所以鐘榮並沒有出售店鋪的打算。

送走了嶽父和舅兄,林遠秋的日常中就多了兵衛們的管理,軍營中的事他也開始親力親為了起來。

作為一州之長,兵權自然得牢牢抓在手裏,嶽父是自己人,林遠秋自然可以放心,如今離開了嶽父,自己肯定得事必躬親了。

到了月底的時候,林遠秋收到了周子旭的來信,信上說了春燕在上個月生下二兒子,母子均安。

林三柱和馮氏聽後,立馬松了口氣,隨著春燕的產期臨近,這些時日夫妻倆都吃不好、睡不著呢。

這會兒終於放下了心事,馮氏很快哼著小曲給小外孫做衣衫去了。再過一兩個月就是大熱天,馮氏準備多做幾件小褂子,就用細棉布做,到時穿在小外孫身上,保證涼爽又舒適。

看到爹娘臉上的喜悅,以及前些時候為大妹的擔憂,林遠秋不禁感嘆果真可憐天下父母心。

自從有了寶兒之後,林遠秋更能體會到爹娘為他們兄妹三個操的心。毫不誇張的說,孩子就是父母們的喜怒哀樂。

林遠秋展開信箋,繼續看了起來。

自考中了庶吉士,周子旭就到翰林院裏當值了。平時要做的,就是幫著修撰和編修他們查找修史的資料。因著同僚中有不少同年,每日倒也不會覺著無聊。

在信的末尾,周子旭寫了自己和老師在得知他竟然殲滅三千多山戎人後,既驚訝又十分高興的事,雖是末尾,可洋洋灑灑地有著壓軸之感。

最後周子旭感嘆,可惜未曾親歷,遺憾至極啊。

林遠秋把信收起,他也正在想著這件事呢,雖按規定外任官員每三年考評一次,可自己殲滅山戎人怎麽也算是大功績一件吧,可如今呢,馬上就要四個月過去,怎麽也沒見聖上有嘉獎下來啊。

難道這是準備存著,等三年任期滿了再說?

雖這樣猜想,可林遠秋心裏還是有期盼的,結果日子一天天過去,就連寶兒的周歲宴都過了,京城那邊還未見有動靜傳來。

很快又到了柿子成熟的時候,這次周氏作坊依舊跟去年一樣,早早貼出了收柿果的告示。

可出乎意料的,今年送柿果過來的人比去年要少上了一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