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0章 知府(第2/3頁)

見兒子沖過來後就抱著自己的腿,林遠秋忙把手上的聖旨遞給了林三柱,然後蹲下身把人抱起。

“寶兒今天乖不乖啊?”林遠秋掏出帕子擦了擦兒子的小嘴。

小寶兒想了想,很快用小胖手指自己的小鼻子,“乖,寶兒乖。”

這萌萌的小模樣,頓時惹得在場眾人哈哈大笑起來。

“遠秋啊,今日爺實在太高興了,你可真替咱們家爭氣啊。”

老林頭才一開口,聲音就有些哽咽,眼睛也跟著濕潤了起來。

吳氏自是知道老頭子的心中所想,此時她的眼裏也裹著淚,苦過來的人,心中的感慨總要比旁人多一些,擔心小輩們見了不自在,吳氏一抹眼淚,笑道,“你這老頭,今日是咱們家的大喜日子呢,可不興把人給惹哭了。”

林三柱適時開口,“爹,咱們把聖旨擺在哪兒啊?對了,還有聖上獎給遠秋的一百兩黃金呢。”

說著,他指了指平安懷裏抱著的檀木箱,一百兩黃金雖個數不多,可重量卻是有的。

對哦,他們還得供聖旨呢,老林頭立馬收回心思,當即安排了起來,“老大老二,你倆去把香案擺起來,咱們快把聖旨供上。”

至於一百兩黃金,老林頭對平安吩咐道,“把箱子抱到你家公子屋裏去。”

既然聖上嘉獎給遠秋的,當然就是遠秋的。

婆子們很快傳菜上來,廳堂裏共擺了三桌酒席,男人一桌,女人一桌,還有就是小孩子們一桌。

林墨宣和林墨昊,把秦秀才也接了過來。這一舉動,看的林遠秋忍不住點頭,尊師重道乃為人為學之本,可見林家的這些孩子都是不錯的。

……

等吃過晚飯,一家人就商量起接下來的安排。

如今已是臘月,林遠秋自然沒有即刻去赴任的打算。他看了那任書的到任日期,在正月二十五日之前,算著時間還有一個多月呢,所以還是等過了年再說。

不過該準備的,要提早準備起來。

還有就是開著的作坊,肯定不能丟下不管。

現在林遠秋倒是有些慶幸百姓們提早學會了吉祥如意餅的做法,否則等新知州接任,自己再插手永寧州的事,就有些名不正言不順了。

最後一家人商議的結果就是,和當初小高山搬去京城一樣,先把行李收拾起來。

兩邊的作坊,也有了盤算。永寧城這邊的周記和馮記交給大房打理,定胡縣那邊的則交給二房。

既然留下來打理生意,那麽大房和二房暫時就不搬去石洲府了。至於住的地方,林大柱和林二柱準備明日就去作坊周邊找找,看看有沒有可租賃的宅子。

關於家裏孩子們的安排,除了小一些的跟著他們爹娘,其他像婉清、婉瑩、婉雪,還有墨宣和墨昊,以及墨晟他們,自然是要跟著他們三叔一起搬去石洲府城的。

……

等過了上元節,林家人就開啟了搬家事宜。先是大房二房把各自的行李搬到租來的宅子,然後便是搬去石洲府的事。

在離開之前,林遠秋把自己手頭上的事給嚴同知和賀通判做了分配。

再有就是軍營那兒,也與李金山和王永清交代了具體事項。在新知州沒過來接任之前,這邊的擔子林遠秋自然不會放下。現在想來,好在兩地離得近,這樣過來一趟,也不會覺得不方便。

馬車是前天就雇好的,除了自家的一輛,其余馬車都是城裏車行雇來的。來到永寧州這兩年,林家基本沒添置什麽東西,所有行李裏面,被子鋪蓋衣衫占大頭,其他零零散散裝了十來箱,所以沒費多大勁兒就全搬到了車上。

領頭車夫駕著馬車緩緩往前走,可等他繞到衙署大門前時,就很快停了下來,“大人您快看!”

聽著突然提高了許多的聲音,林遠秋有些納悶,可等他掀開車簾時,就被眼前的場景給驚呆了,只見平日空曠的衙署門外,此時卻站滿了人,有白發老翁,有抱著孩子的婦人,還有依著樸素一看就是村名的模樣。

最最顯眼的,還是那列著隊,整齊站在人群最前方的一群小夥子,相處了五六天,林遠秋自然認得他們都是臨時護衛隊的青壯。

所以這些百姓們是來給他送行的?

果然,看到他們的知州大人從馬車上下來後,眾百姓立馬湧上前,隨即跪地磕頭,嘴裏是一句句的不舍,有些百姓甚至捧了自家做的餅子和饅頭,讓知州大人一定要收下。

一位頭發花白的老婦人把手中的笸籮高舉頭頂,“大人,這是老婆子攤的餅子,請大人一定要收下,大人啊,沒有您,老婆子怕早就餓死了,哪來如今的好日子啊!”

林遠秋快步上前,一把攙扶起老婆婆,隨後對眾百姓道,“大家都請起,身為永寧知州,理當解百姓疾苦,這些都是本官的分內之事,是應當應分的。今日本官還有要事與你們叮囑,從今往後,吉祥如意餅就是咱們永寧州和定胡縣的名產,大家切記切記,不可亂擡價錢,也不能為了多賣些亂降價,不然這門營生遲早會沒了,都聽明白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