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7章 案破(第3/3頁)

其實這些人就是從各州府挑選而出的,要從稻種育苗一直待到谷子收割後才會離開。

為了能更方便他們的跟學,林遠秋把人全都安置到了後寺村。住的地方當然是征用的百姓家,半年時間給十兩銀子,這對後寺村的村民來說,簡直是意外收獲了。

於是大夥兒一商量,兩戶人家擠一處,硬生生騰出十幾戶房子給官府用,而每戶房子掙得的十兩銀子,自然是合住在一起的兩家均分了。

至於兩家人擠在一處到底住不住得下的問題,哪裏還用考慮啊。托知府大人的福,他們後寺村的村民在城裏可都是有宅子的,只要讓家中女眷都住到城裏,村裏只留下種地的大老爺們就成。

······

因今年石洲府全面使用新的種植方法,是以林遠秋一連幾天不在家是常有的事。

也所以,每次看到鈺柔的大孕肚,林遠秋心裏都有說不出的內疚。

本以為這次肯定能彌補上懷寶兒時少了陪伴的遺憾,豈知,自己卻比上回更忙。

鐘鈺柔自然知道相公的心中所想,只是她並不覺得自己有啥可憐的地方。

相公每日忙於公務,沒時間陪著自己實屬正常。何況祖母和婆婆時刻都在自己身旁,家中下人不管在吃食上還是照料上,都格外的盡心。

所以自己才沒那麽多矯情呢。

再說鐘鈺柔每日與婆婆也有事要忙,哪還有時間去多思少了相公陪伴的事。

原來就在上個月,吳氏提議也在府城開一間繡品作坊,由她和三兒媳還有小孫媳一起打理。

至於掙不掙銀子的,倒在其次,吳氏覺得,既然聖上封了誥命給自己,那她總要為城裏那些少了生活來源的婦人做些幫扶。

對於婆婆(祖母)的想法,馮氏和鐘鈺柔自然十分支持,話說她們可也是四品誥命呢,當然也有扶助貧婦們的責任。馮氏和鐘鈺柔是知道的,因著永寧州和定胡縣兩家繡品作坊的存在,讓好些原本只能任勞任怨的婦人,終於得了在家中有話語權的利呢。

這樣想著,婆媳兩人自然不作耽擱。於是雖城裏的作坊還沒規整好,這邊婆媳二人已忙起給繡品打樣的事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