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2章、從不起眼的地方,悄悄驚艷所有人(第2/2頁)

現場只聽一片密集的快門哢哢聲,更多的是有點愣住,你這是理想主義昏了頭嗎?

在鵬圳這樣高速發展,一切向錢看的地方,來搞什麽免費文化文藝?

但記者、文化人都應該明白這事兒又的確是需要的。

立刻就七嘴八舌的開始詢問:“能說得再具體一點嗎?”

“能請問具體要面向什麽樣的人進行免費培訓……”

“這是什麽樣的創業?”

“您有什麽公司,有什麽人手來進行這項工作嗎?”

陳薇羽聽國語沒太大問題,滿臉仰慕美眸閃動看著身邊男人,搶了很多鏡頭。

好像她早就清楚荊小強的決定跟安排。

其實荊小強自己都是在逐漸填充:“暑假正在開始了,我會組建一支高校音樂隊伍,來鵬圳進行文藝巡演,到各家企業、工業園區慰問打工人群,明年爭取正式展開這座文化之家的運營,全國高校音樂團隊都會是這個文化之家的後盾,關愛社會,關愛弱勢群體,將是這個文化之家的重要宗旨……”

到荊小強葬身火海的時代,這種人文關懷在歐美國家已經到了走火入魔的ZZ正確地步,把原本好好的事情愣是弄成了道德綁架。

只要不摻雜其他因素,本質上的這一套是極好的,前工會專員也是極為熟悉的:“譬如我們拿一層樓專門做舞蹈培訓,培養各個廠區、工業園區、市場的舞蹈愛好者,舞蹈老師,他們又會回到各自的社區去帶動工友、群眾、居民展開舞蹈娛樂……”

所有媒體記者都從剛開始的莫名其妙,現在發現好像也沒那麽困難?!

沒經歷過這個時代,可能無法理解這種文化沙漠的貧瘠。

到火車站去看看就明白了。

巨大的廣場上隨時能有幾萬幾十萬人汗流浹背,焦急疲憊的擠成前胸貼後背。

謀生,找碗飯吃,打工賺錢就是這個時代最基本要求。

根本談不上生活質量。

你不能說在創造偉大的時代,這些人就理所當然的應該苦得連笑一下的資格都沒有吧。

荊小強描繪的,恰恰是在這樣苦難的人生中,帶來一絲光芒。

也許很微弱,但也許就能讓眼底的苦悶稀釋開來。

把音樂,舞蹈,樂器,美術這些最基本的文藝因子,輸送到那些最需要的地方。

所有人都聽明白了他的意圖,但幾乎所有人都半信半疑。

你的確是很有名,可你能做到嗎?

荊小強只笑著說,請大家盡快把這些采訪報道刊發出去,接著就能看到效果了。

陳薇羽是相信的,可她也完全想象不到自己這個男人有什麽樣的能量。

這個年代的傳媒時效性肯定沒那麽快。

但當晚肯定就有好些記者,通過長途電話口述、傳真等方式把稿件傳到各自媒體上。

第二天一早就有見報的,鵬圳本地報紙也刊發了這個消息,果然帶動不少人過來看熱鬧順便看樓盤,的確產生了銷售。

但更明顯的是,從第二天就有大學生開始陸續抵達了!

最近的就是從馬路對面的鵬圳大學,然後百公裏外的粵州各家高校到晚上已經來了近百人!

接著從鄰近省份,火車、長途汽車帶著無數大學生義無反顧的就來了。

荊小強僅僅是給平京的滾社辦公室打了個電話,給滬海、蘇京、EZ、蓉都的各家分社社長傳達了下這個事情。

他能提供最基本的生活補貼,就是要各處的高校搖滾樂隊,帶著樂器過來投入到這場社會巡演中。

一支穿雲箭,千軍萬馬來發電!

用愛發電。

搖滾不是最喜歡把和平與愛掛在嘴邊嗎?

這時候就是用搖滾發電的時候了。

誰都沒想到,全國高校搖滾音樂社的第一次全面活動,竟然是在這樣的局面下誕生的。

包括這些帶著滿腔赤子熱忱過來的年輕人們,都不知道他們在創造什麽樣的豐碑。

四十八小時之內,集中了超過兩百人的大學生隊伍,鵬圳大學剛組建起來的搖滾分社只有十來個人,也立刻跑前跑後的聯絡到校方騰出教室宿舍給音樂志願者隊伍。

一周時間,從全國各地,來了近千人!

如果不是各分社連忙叫停,這個人數會迅速滾雪球一般擴大到數千人!

因為可以過來看荊小強,可以跟著他去體驗歌聲傳遞到人心。

這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