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在年代文裏吃軟飯(十七) 二合一

李紅榮拎著東西進門來的時候就看到了一群嘻嘻哈哈好不歡樂的老太太。

只有徐寡婦一人受傷的局面達成了, 就連一直繃著臉的白寡婦這會兒都指著宋辰懷裏那只特配合的母雞笑得前仰後倒呢。

李紅榮一看就樂了,她還真沒看錯人,瞧宋辰和一群老大姐玩得多好啊。

“榮姨!”

看到李紅榮過來, 宋辰高高興興地迎了上去。

“您人來了就行, 怎麽又帶禮物過來。”

之前李紅榮已經來過一趟了,還帶了一罐麥乳精和一包兩斤重的紅糖,都是給宋辰補身體用的。

“也不是什麽貴重東西,就是一些桂圓幹,是我在南邊的親戚給我寄來的,老大一包呢,你叔他們都不愛吃這個, 嫌太甜了,照我說, 那是他們不識貨,桂圓幹可是好東西,補氣益脾, 養血安神, 你用它來煲湯泡茶都行,有時候饞了, 直接空口嚼著吃, 這些桂圓幹都已經去核了,吃起來甜滋滋的跟糖果一樣。”

李紅榮可不允許他拒絕, 直接將那袋東西強硬地塞進了他手裏。

上一次見面的時候, 李紅榮讓他管她叫姨, 雖然她也覺得她看起來特別年輕, 不怪宋辰一直想喊她姐, 可畢竟年齡的差距擺在那裏, 還是叫一聲姨更合適些。

李紅榮是真喜歡這個嘴甜又通透的青年,直接說了,以後兩家就當是親戚一樣處著。

不過今天李紅榮上門是來辦正經事的。

“榮姨,您先進去坐,我給您泡杯茶,就用您帶來的這個桂圓幹,我也跟著嘗嘗您都誇贊的桂圓幹的味道。”

宋辰才不會推脫呢,每一位大哥大姐對他的打賞他都卻之不恭。

李紅榮也不用他特地招呼,直接進了宋家的正房,就坐在堂屋的圓餐桌旁,等宋辰泡了桂圓幹過來,再和他細聊。

這段時間李紅榮在婦聯開展工作並不順利。

一來是因為現在的女性並沒有太多維護自身權益的意識,被男人打了忍著,被婆家欺壓忍著,因為是女孩所以不能像男孩子一樣去念書也忍著,真正察覺到這樣的生活方式其實並不對,並且想到借助婦聯這個單位幫助她們解決問題的人也很少。

二來是婦聯單位裏上班的同志工作態度不夠積極,李紅榮上任也有一個多月了,每每看著辦公室裏那群喝茶聊天、打毛衣納鞋底的女同志就覺得自己的偏頭痛都要犯了。

她們好像真的拿婦聯這個單位當養老部門了,白拿國家一份工資。

李紅榮花了不少時間,才勉強讓她們端正了一下態度,至少在她面前,一個個都正襟危坐,要麽拿著報紙,那麽拿著一本筆記塗塗改改。

可李紅榮知道,她們真正的心思還是沒有放在本職工作上,只是在她面前裝個樣子罷了,背地裏還不知道怎麽編排她呢。

管著一群不配合的兵,李紅榮自己再怎麽想要改變婦聯在人們心中的形象都沒有用啊。

李紅榮自己鉆研了很久,她覺得,現在最要緊的,是抓住宣傳口。

得先讓人知道婦聯到底是幹嘛的,得讓越來越多的女性知道男女平等,女性不是男性的附庸,這樣她之後的工作才能展開。

為此李紅榮跑了好幾個部門,硬生生從幾個大單位口中撕下了幾塊位置比較好的宣傳板面,以後他們婦聯可以在那幾塊黑板上寫板書繪板畫,通過圖畫和文字向外界宣傳。

其中一塊告示欄的位置特別好,就在高街路供銷社邊上,附近幾條胡同裏的人都習慣去那個供銷社買東西,而負責采買米面糧油蔬菜的又往往是家裏的女人。要是能把這個位置利用好了,來來往往的人群中十個裏面有一個能被圖文吸引,看到了宣傳欄裏的內容,對於婦聯形象的傳播也是大有裨益的。

這樣一來,她得找一個會板畫的好手,還得找一個會寫文章的筆杆子,之所以要圖文結合也是考慮到了一些不識字的婦女兒童。

前者倒是簡單,她們單位裏有一個國畫大師的外孫女,有點美術功底,畫一些簡單的圖畫不在話下,可後者卻讓她為難了。

她讓單位裏的幾個小同志試寫了一些文章,結果送上來的那些文章先不說文采怎麽樣,錯別字都還有不少,這讓李紅榮嚴重懷疑她們的文化水平。

可沒辦法,那些文化水平高的,會寫文章的,基本都奔著更好的單位去了,婦聯這樣清閑的單位,留不住那些有想法有野心的同志。

李紅榮思來想去,還是想到了宋辰。

他那一句男人和女人,區分的只是性別,從來都不是能力讓李紅榮至今記憶猶深,還有他駁斥四合院那幾位大爺時說的那些話,條理清晰,行文流暢,字字珠璣。

李紅榮覺得,宋辰這孩子有點文采在身上。

正好他不是身體不好,得長期修養嗎,她不能把人拽到婦聯讓他天天上下班,可寫點文章應該不會太累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