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我在年代文裏吃軟飯(二十二) 二合一

“自行車!”

“哇, 是那個好漂亮的哥哥!”

“笨,那是梅子姑姑的丈夫,你得喊姑父或者叔叔。”

“咕咕, 咕咕!”

宋辰騎著自行車駛入趙家村村口的小道, 立馬就吸引了正在那邊玩耍的小孩們。

別看他回趙家村的頻率並不頻繁,但他卻是趙家村實打實的孩子王,在孩子堆裏享有極高的地位,這會兒人剛進村呢,就連人帶車被孩子們團團圍住了。

十幾個孩子眼巴巴地看著宋辰騎著的自行車。

“行了,給你們玩,不過要小心點, 別去河邊、石子灘還有山坡那裏騎。”

宋辰幹脆地從自行車上下來,然後笑著將自行車推給其中一個看上去十一二歲的男孩。

這輛自行車是他去年買的, 自行車票是簽到得到的。

這年頭自行車是大件,雖然私底下也能花大價錢倒騰到自行車票,可終究不是正經渠道, 在深究來歷時會出現問題。

這一點外掛倒是比較深思熟慮, 在簽到獎勵為特殊物品的時候,會以更安全的方式將物品光明正大的交到他的手中。

比如這張自行車票是宋辰簽到那天, 李紅榮以單位優秀員工的名義獎彰的。

這兩年, 在宋辰的協助下,李紅榮將婦聯的宣傳工作做的如火如荼, 宋辰的文章在整個首都乃至周邊臨近城市都有不小的影響力, 在他們片區, 有宣傳欄的加成, 更是家喻戶曉。

靠著文字繪圖的宣傳, 以及李紅榮本人實打實的下基層, 各種走訪調查,越來越多的女性覺醒了自我權利的維護意識,有困難找婦聯,需要調解找婦聯,遇到不公平對待找婦聯……兩年的時間裏,組織解決了幾十起具有封建殘留意識的婚姻買賣事件,幫助了近百個遭受虐待的兒童……

因為成績突出,他們婦聯多次受到組織表揚,原本不怎麽受重視的單位在政府班子裏也開始擁有了一定的話語權。

所以在單位得到了一張自行車票後,李紅榮當即拍板將自行車票作為獎賞分給了宋辰,單位裏沒人有異議。

就這樣,過了一手,外掛將這個貴重的獎勵以安全合理的方式送到了宋辰手中。

不過這裏得說一句,為了不用按時上下班,宋辰拒絕了李紅榮轉正的邀請,現在還是一個閑散在家的臨時工。

這讓單位裏關心他的大姐大姨們都十分關懷他“虛弱”的身體,宋辰被闊綽前輩們投喂的頻率又增加了。

趙家村擁有自行車的家庭並不多,一輛是大隊長家的,一輛是生產隊裏一戶出了兩位軍人的家庭中的,這兩輛自行車都是家裏的寶貝,即便是自家的孩子,頂多也就是摸幾下,輕易不會讓他們騎著出門。

宋辰就不一樣了,孩子們稀罕,他就幹脆地將自行車交給孩子們玩,只是叮囑不要去危險的地方騎,以及稍微愛護點自行車就好,稍微有一點磕碰,他並不放在心上。

剛剛領頭的男孩就是大隊長家的孫子小偉,這個孩子小小年紀就很有威望,懂得公平組織分配每個孩子玩自行車的時間,多大年紀的孩子可以騎,多大孩子只能摸一摸,他都心裏有數,將自行車交給他,宋辰很放心。

而且就算孩子們在練習騎自行車的時候摔倒了也不用擔心家長會責怪,這年頭鄉下的孩子都皮實,上山下河,身上有磕碰再正常不過了,大人們反而會擔心孩子們摔倒的時候,有沒有把宋辰金貴的自行車給磕壞,如果磕壞了,絕對會再揍自家沒輕沒重的小混蛋一頓。

對他來說,這只是一個代步工具而已,但大方地將自行車交給孩子們玩,足以讓他成為這個世界上最最好的長輩。

你對孩子好一分,比對他們的長輩好十分還有用,討好孩子就是討好他們整個家庭,一本萬利的事情宋辰最愛做了。

“對了,給弟弟妹妹們都分點。”

在小偉推著自行車高高興興領著小弟小妹們準備離開選個空曠的地方玩耍的時候,又被宋辰叫住了,他從口袋裏拿出一把散裝的水果糖塞到小偉手中。

這一把糖果有不少呢,在場的孩子估計每人都能分到兩三顆。

有些嘴饞的孩子口水嘩啦啦地就流下來了。

“謝謝宋姑父。”

趙家祖輩就是一個祖宗,趙小偉按照趙梅子的輩分直接喊他姑父沒毛病。

“謝謝咕咕夫,吸溜——”

話都說不清的小娃娃吸溜了一下小米牙兜不住的口水。

“笨,都說了是姑父,宋姑父,你真是全天下最漂亮,最大方的好姑父!”

一群小孩又叫又跳,簡直比過年還開心。

“行了,少拍馬屁,都玩兒去吧,記得小心點啊。”

宋辰拍了拍口水娃的腦袋,揮揮手讓他們自己玩兒去。

不是他假大方,而是這些水果糖他實在太多太多了,宋辰嚴重懷疑外掛承包了一家糖廠,自產自銷減少成本,每次簽到只要是散裝水果糖,基本都是一斤兩斤的給,外掛空間裏還有幾十斤散裝糖沒有提取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