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極品一家人(十五) 一更

這會兒出現在宋家的這幾人顯然都是有備而來的。

“小掌櫃, 不知道您願不願意直接賣面湯底。”

最先開口的男人是從縣城過來的,他口中的面湯底,就是宋家賣的肉湯。

這人來走親訪友的時候嘗了口他家的肉湯面, 知道肉湯的方子宋家肯定不會賣, 他也買不起,就想來問問,他能不能直接從宋家買肉湯,然後運去縣城裏賣。

因為這鍋湯,他厚著臉皮在嶽父家住了三天,每天一大早起床,爭取成為宋家第一批吃面的客人, 吃完後讓開位置,在邊上默默觀察宋家肉湯的生意。

宋家每天只賣兩鍋湯, 基本上一個多時辰就能賣完,要不是人手不夠,他們能賣的肉湯和面還能更多。

雖然宋家的肉湯不論從口味還是從成本來說, 賣的這個價格都已經很劃算了, 但畢竟是肉湯,相對於其他食物, 還是比較貴的, 鎮子上大多數人都不可能天天喝,基本上再加個一兩桶這肉湯的生意也到極限了。

但縣城就不一樣了, 有銀子沒處花的人更多, 百姓的生活也更寬裕, 縣裏的人口更是一個小鎮子比不上的。

如果不是想要保險一點先試試水, 男人都想一口氣訂個五桶湯, 縣城距離大豐村的距離並不近, 到時候他肯定得用馬車或牛車來運湯桶,當然裝的湯桶數量越多,本錢才能被拉低。

按照現在的天氣,這樣的操作完全是可行的。

想到這個商機的人不止一個,當然,中間有多少人抱著買了湯回去研究秘方的想法,就不得而知了。

但這恰巧是宋辰最不擔心的問題。

來人很聰明,這些天,他就是在等這樣的聰明人上門。

光靠老兩口的辛苦擺攤很難將攤子鋪大,現在每天掙個兩三兩銀子在宋德貴和苗翠娘看來已經很多了,可在宋辰看來,還遠遠不夠。

目前的情況來看,采用後世一些加盟店的方式其實是最合適的。

他只負責賣肉湯,至於這些人拿著這些肉湯準備怎麽賣,都和他無關。

“每一桶湯都需要至少半副豬骨或羊骨,外加三斤純瘦肉,兩斤肥瘦相間肉,這些食材得你們自己提供。”

光是朱老屠的肉鋪,一天能有一副豬骨就不錯了,肉那麽貴,鎮上的人也不能天天買肉吃,朱老屠的肉鋪,大多數時候都靠幾家固定的酒館飯莊支撐著。

聽了宋辰的話,在場的幾人都點了點頭表示理解,與此同時還在心裏感慨,宋家這肉湯果然真材實料,豬骨不值錢,但這五斤肉,起碼就得五十文上下了。

“一開始,每天賣的量也沒辦法太大,熬肉湯需要很長的時間和精力,我得每分每秒盯著火候,差一點都會影響肉湯的味道。”

大夥兒又點了點頭,那麽醇厚鮮美的肉湯,熬起來當然費勁了,他們也不是沒嘗試過復刻那個味道,可是即便他們買了上好的肉和骨頭,將湯水都快熬幹了,都沒有那種厚重的口感,湯水還有點渾濁,很難熬制出精華的奶白色。

這樣的肉湯,必定耗費了廚子很大的精力和心神。

宋辰講得越多,大家心裏越認可這鍋湯的難得。

很快就有四樁生意被定下了,其中三人定了兩桶湯,最先開口的縣城那人定了三桶湯,他們都是從不同地方過來的人,這樣也好,省的發生什麽爭端。

倒是有一個鎮子上的男人,不過已經說好了,他不會在鎮上賣熱湯和宋德貴兩口子搶生意,他準備推著湯去十幾裏外的母舅家那塊做生意,至於豬骨和肉,他也會自己想辦法搞定。

以後每天都會從他們鎮上的屠夫那兒購買骨頭和肉送過來,第二天一早,再來取湯。

每一桶湯,定價兩百文,一桶肉湯大概能盛一百碗,按照現在三文錢一碗的價格也有得賺,但加上肉和骨頭的成本以及運輸的成本,幾乎就沒什麽賺頭了,所以他們不做肉湯生意,只做肉湯面,這樣利潤才是最大的,還能像宋家一樣,搭賣一些餅子饅頭之類的吃食。

準確來說,肉湯面就是一個招攬客人的噱頭,寒冷的天氣裏,要用這碗香飄四溢的肉湯,將饕客們全都吸引到自己的鋪子上。

不過宋辰還提出了一個要求,每一桶湯他們必須搭上至少五斤紅薯粉條,兩桶湯就是十斤紅薯粉條,宋家按十斤105文的價格賣給他們,自己就賺五文錢的差價。

這個價格,比縣城糧鋪賣的便宜,比自己去村子裏收肯定要貴一些,但同樣的,自己去收粉條肯定也會更麻煩。

看了看宋辰拿出來的粉條質量,幾人想了想,都答應了。

其中定了三桶湯的男人直接定了一百斤的紅薯粉條,顯然對方對這門生意很有信心,也想借買粉條這件事留個好印象。

他們還想買宋家的辣椒醬,這次被宋辰無情的拒絕了,他只說辣椒醬難做,沒辦法大量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