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極品一家人(十八) 一更

雖然只是個秀才, 但對於大豐村這支沒出過幾個有功名族人的宋氏宗族來說,也是值得開祠堂祭祖慶賀的大事。

宋氏族人自然歡呼雀躍,其他村人也與有榮焉。

一個秀才的功名, 就將宋老二家往日的種種劣跡抹消一半。

之前宋家做肉湯面生意, 跟村裏人買面粉,買粉條,著實讓他們賺了一些錢,但有時候想起宋老二兩口子的劣跡,大家背地裏還是會嚼舌頭,但自從宋辰考上秀才後就不一樣了,再議論宋老二家, 大夥兒就會擔心會不會得罪官老爺。

秀才不是官,但對大豐村的村人來說, 和官也有千絲萬縷的關系,反正能不得罪就不得罪,盡量敬著點才對。

與此同時, 宋家的肉湯面敢在冬季的尾巴和春季的開頭又火了一陣。

這件事, 還和前段時間幾個肉湯鋪子的歇業有關。

一開始大夥兒以為肉湯鋪的東家陪同家裏的小輩考試,所以幾個鋪子才會歇業, 誰知道等院試都結束了, 還不見鋪子恢復經營,讓一些本打算在考完試後喝上一碗香噴噴熱騰騰的肉湯的考生都大失所望。

後來才知道, 原來熬湯底的居然是這一屆的秀才, 之所以在院試結束後鋪子還沒有恢復經營, 是因為人家還要參加知府大人舉辦的春日宴。

這下子, 原本只在保安縣裏紅火的肉湯面的名聲一下子傳到了其他縣城百姓的耳朵裏。

一些人覺得讀書人圍著鍋爐打轉不務正業, 做生意更是沾染銅臭, 大多數人都對這個秀才公熬制的,被諸多人推崇的美味肉湯感興趣了。

宋家直接在原本院子的旁邊又買了一塊空地建起了屋子,那幢屋子裏,又壘起了一個個灶頭,從那天以後,那間屋子的煙火就沒有熄滅過。

村裏其他人也變得更忙了,因為宋老二家,村裏大多數人家這個冬天也多了幾百文甚至更高的進項。宋家的肉湯生意好,意味著他對其他食材的需求量也大,今年開春,大夥兒在耕種前都先跑來宋老二家找秀才公詢問該多種些什麽,少種些什麽,就怕耽誤了發財。

今天老宅子裏的人就特別高興,因為宋辰又給他們找了一個掙錢的出路。

“你讓我們給你送湯?”

宋家的幾個男人坐在老宅的堂屋裏,女人們在堂屋外的屋檐下縫補衣服,同時也豎起耳朵聽著屋裏的動靜。

剛剛大呼小叫的是宋二馬。

因為就在前一刻,宋辰這個堂弟過來說給他們這幾個堂哥找了個差事,不知道他們肯不肯幹。

宋辰口中的差事就是幫他送湯。

在此之前,來宋家買肉湯底的商販都是自己送肉和骨頭,然後再將湯運走,這部分商販大多也沒有自己的牛車馬車,只能花錢租賃。

宋辰想著,反正這錢也是要花的,為什麽賺錢的不能是他呢。

再加上現在買湯底的人越來越多後,宋辰的這個想法越來越清晰了。

拿保安縣來說,那裏的常駐百姓相當於十來個小鎮百姓的數量,光一個攤位,肯定無法將生意包攬,畢竟也不是所有人都願意為了一碗湯,天天都從城南走到城北,城東走到城西。

所以從年前開始,縣城裏早就又多了一攤肉湯生意,兩個攤位離得很遠,幾乎不幹擾,在多了一家競爭對手的情況下,另一家的生意也沒有受太大影響。

但畢竟也算競爭的同行,兩家人互相不待見,平日來取肉湯送燉湯的原材料時,都是分開的。

如果是宋辰送貨,肯定裝在一輛車上,分別送給他們,差不多的路程,一趟就能送完,對方可以少給點運送費,但宋辰卻能收兩份錢。

縣城如此,更何況府城呢。

所以不久前,宋辰就買了兩匹馬兩頭牛回來,馬負責送遠一些的地方,牛負責送周邊幾個城鎮,農忙的時候,牛還能租給村裏人幹農活。

“送府城那一撥的遠一些,用馬車來回也要大半天了,早上天不亮就得出發,所以工錢也高一些,一天三十文,送附近幾個縣城鎮子的雖然近,但是量大,可能得跑兩個來回,一天二十五文錢,當然這是給堂哥你們的工錢,一個人趕車我也不放心,最好再找一個同村你們相熟的兄弟壓車,他們的工錢前者十五文,後者十三文。”

去碼頭、糧鋪幫忙扛包,一個壯勞力累死累活一天也就二十文錢左右,這是村裏男人們農閑時最好的收入了,但現在宋辰開的工錢比扛包更高,只是趕牛車馬車送湯底,這活兒可比扛包輕松多了。

至於壓車雖然工錢看上去少了不少,但問題是堂弟家天天都要送湯,等於天天都能有這份收入,但扛包的活兒,不是隨時都有的。

一天三十文,一個月就是九百文,將近一兩,就算是跑周邊,一個月也就七百多文,光是種地,壓根不可能有這個收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