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六零贅婿(十七) 同事

因為心中有了“合理”的揣測, 辦公室裏的幾個幹事對宋辰的態度頓時又熱情了許多,負責幫宋辰辦理入職手續的中年女人甚至主動提議帶宋辰先去廠區熟悉一下自己的工作環境和未來的同事。

“你們這批總共收了兩名分揀員,其中一位徐同志已經到崗了, 你的情況比較特殊, 說是三天內報到就職,今天才第一天你就來辦手續了。”

領著宋辰去藥材分揀車間的路上,女人還在言語試探著。

他們會懷疑宋辰有背景,當然不單單只是因為工委的副主任林盛年主動送他來辦手續這一個原因,其實早在宋辰這個人還沒出現的時候,大家就已經有所猜測。

這年頭工作崗位多稀罕啊,之前藥廠招工的信息還沒通知出去, 就已經有一些消息靈敏的員工明裏暗裏打聽,各種想辦法活動關系, 希望能給自家孩子機會。

可以說藥廠上上下下的眼睛都盯著那麽幾個位置,相比較外人,他們這些熟知藥廠運作的工人家的孩子, 顯然更有優勢。

特別是分揀員這份工作, 除了靠學歷坐辦公室的活和靠體力扛大包上流水線的活,就數這份工作對專業性的要求最高也最特殊, 競爭相對而言不那麽激烈。

就比如說八角和莽草, 普通人根本注意不到其中的差別,可對於藥性來說, 兩者的效用天差地別。

莽草有毒, 卻是主治頭風的好藥, 八角是香料, 同時也能治療寒疝腹痛。

又比如三七和土三七, 這兩種藥材不僅外表差距不大, 名字也相差無幾,且兩者還具有類似的藥效,可後者具有微量毒性,一旦使用過量,就可能導致肝小靜脈損傷。

還有商陸和人參,生首烏和制首烏……中醫的博大精深有一部分就體現在藥材的選擇上。

其實最好的制藥師傅,連藥材的產地以及什麽年份產出的藥材對該藥的影響也是該掌握,不過最基礎的分揀員,只需要把藥材的種類分辨清楚就已經足夠了。

除了中專甚至更高學歷專門學習中醫的學生,就數藥廠子弟和這些藥材打交道的時間最多,分揀員的其中一項考核,就是辨別藥廠裏最常出現又容易混淆的幾種藥材。

雖說這類藥材在被運送來之前就已經做過分類,可現在敵特勢力還隱藏在暗中,要是救命的藥材裏被混入了害人的藥材卻不被得知,一旦這些藥材被制成藥品發往全國各地,那可真是要出大事了。

除此之外,藥材在運輸的途中也會出現損耗,炮制過的藥材不代表就不會受潮黴變,分揀員還承擔挑揀殘次藥材的工作。

因為對分揀員的諸多要求,注定了當初報考的時候,這個崗位的競爭沒有其他崗位那麽激烈,同樣的,也注定了報考這個崗位的藥廠員工子弟的比例更高。

這次考上分揀員的徐強他爺爺是藥廠的制藥師傅,退休後還被返聘,徐強父親沒有繼承他爺爺在中醫上的天賦,腦子愚笨,記不清藥材的差異,靠著力氣在倉庫做搬運,徐強母親在藥廠食堂幹活,他可以說是根正苗紅的藥廠子弟。

作為一個能在退休後被返聘的老藥師,徐老爺子的本事自然是毋庸置疑的,據說徐強從懂事起就被他帶在身邊認藥材,學藥理,要不是徐強文化課成績不行初中畢業就沒再往上念,按照徐老爺子的規劃,是準備讓孫子更系統的學習醫術,將來當一個醫生。

招工前,徐老爺子就已經得到了消息,又緊急給孫子培訓了一場,所以徐強能考上也在情理之中。

可也只有一個徐強,當初藥廠的招工公告裏明明寫了招收兩名分揀員,按道理,這次考試的前兩名都會被錄取,誰知道招工通知上寫得好好的,到最後被錄取的只有排在第一的徐強,然後又出現一個沒有考試,卻突降的宋辰。

之前通過考核的員工都已經到崗,也唯獨缺了一個宋辰,在這種情況下,大夥兒自然對宋辰的身份有所猜測。

也不是沒人偷偷舉報,可所有的舉報信最後都石沉大海,這更讓宋辰的背景蒙上了一層深不可測的光環。

出於謹慎,女人連試探都不敢太過明顯,只能隱晦的旁敲側擊。

“按理你們同一批招工也應該同一批就職才對啊?”

“我也不太清楚,我接到的通知讓我在這三天內報到,具體什麽情況,可能得問一下馮叔叔。”

宋辰一臉無辜道。

馮叔叔?

女人在心中思忖廠裏哪個領導姓馮,可翻遍了廠裏大大小小的領導,他們廠還真沒有一個叫得上台面的人物姓馮,可對方既然能在藥廠一堆領導的眼皮子底下搶到這份工作,就絕對不可能只是一個普通人。

如果不是藥廠的領導,那只能往外往上琢磨了……

忽然有個合適的人選出現在了腦海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