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櫃台(第3/3頁)

彭福祿道:“這次我們開辟專櫃也是上面允許的,要試著進行多樣化經營,在改革開放中開辟新的路子,既然深圳可以辦一個特例,有一個中英街,我們首都飯店也可以嘗試新的模式,這個我來找路子,走通上面的渠道,設法拿到經營許可證就是了。”

孟硯青等得就是這句話。

其實就她的了解,她知道首都飯店既然想開櫃台,櫃台想多樣化,這件事對他們來說並不存在什麽困難,所以才敢在謝敦彥面前誇下海口,事實證明賭對了。

只要雙方都見到好處,必然彼此也都願意讓步,她東邊一撮合,西邊一忽悠,這事情就成了,最後首都飯店和鴻運珠寶出錢出力,她正好空手套白狼。

這邊首都飯店走著審批流程,那邊鴻運珠寶也開始擬定合同。

孟硯青這個中間撮合的,也開始琢磨著下一步的行動。

那天陸緒章打電話問起她的進展,她也就提到:“你看我接下來還有別的打算,還得考大學,我肯定沒時間一直看店,所以我得找一個人,你幫我想想,有什麽合適的人選嗎?”

其實她是想著,以後可以吸收王招娣胡金鳳她們幫自己看店,慢慢地把她們培養起來。

畢竟她們有首都飯店做服務員的底子,已經有了基本的服務意識,且有些英語底子,以後可以和各種人打交道,這樣她們跳到珠寶店來做銷售人員,還是比其它新人強。

當然最關鍵的是,她既然要做這一塊,那就必須有自己足夠信任的門店掌櫃,這幾個她知根知底比較信任,都是可以發展培養的。

不過現階段來說,她需要一個懂行的,一個有經驗的來幫她坐櫃台。

王招娣她們肯定不行,沒法給她撐台面。

陸緒章聽了後,卻是道:“我倒是想起一個人。”

孟硯青:“誰?”

陸緒章:“你還記得,以前經常去咱們家走動的那個胡悠藍嗎?我們結婚後,她還時常過來看你。”

孟硯青心裏一動:“她?她現在在哪兒呢?”

這胡悠藍可是一個能耐人,四十年代末,她才十幾歲,就開始闖蕩北平城了。

她讀過書,識字,還會英語,很會來事,認了陸家奶媽當幹媽,就靠著這個,時常出入陸家。

解放前陸家是響當當的大戶,稍微沾邊就能撈些好處,一來二去的,她開了一家小店,賣一些精巧花邊,當時陸家照顧她生意,她背靠大樹好乘涼,她自己又精明能幹,在廊坊二條開了一家小門臉,賣些從別處收來的喝揉貨,倒是也能掙一些錢。

解放後,日子自然不比以前,她越發攀著陸家這門關系,時常上門走動,她處事伶俐,但是也不會顯得太趨炎附勢,分寸拿捏得恰恰好,做事又周到,陸家人倒是不反感她。

她這買賣一直做到六十年代末,世道突然變了,她趕緊收了生意,又給自己改名字,本來好好的胡悠藍她改成了胡愛華,也算是響應了時代潮流,竟躲過一劫。

孟硯青病逝前,那時候陸家其實也受了沖擊,地位大不如前,但她知道孟硯青病重,還特意去探望過,依然是禮數周到。

就憑這個,孟硯青還是念她一個好的。

這世上八面玲瓏的人多得是,但有些人,你哪怕知道她在巴結討好有所圖,但只要存著幾分良心,就依然還能結交。

陸緒章道:“之前母親去世,她特意過來,我還見過。她現在沒什麽事,早早退休了,四處閑逛,無所事事的,那天我和她聊過,她說是想找個事幹,可惜成分不好,沒什麽機會,現在年紀大了,不知道做什麽。”

孟硯青:“太好了,我去找她!”

這胡愛華以前專收喝揉貨的,何為喝揉貨,就是那些走街串巷收各家雜貨的,收了後賣給她,她再從中挑揀,找出裏面值錢的金邊銀邊剪下來,熔煉了再賣給別人掙錢。

偶爾她也能靠著眼力界好歹撈一些珍稀物件發個小財。

這樣的人,可是從垃圾堆裏撿寶練出來的,眼力沒得說,關鍵是八面玲瓏開店絕對沒問題。

當然還有一個,她沒兒女,自己五十多歲了,這個年紀屬於還算有些體力繼續幹一番事業,但通常來說不會野心勃勃另立門戶的。

真是再好不過的一女掌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