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卌七萬種(第3/4頁)

孟硯青微點頭:“好,我帶你去看。”

*

這倉庫一共上了三重鎖,一重重鎖大開後,最後一層是一道卷簾門,大開那卷簾後,最先看到的是一片昏暗。

被四兒攙扶著的嶽大師傅眯起眼睛,急切地搜索著,很快便看到了角落裏的那塊石頭。

並不太起眼,上面遮蓋了一層防塵罩子,罩子上甚至是一些雜亂的稻草,不過嶽大師傅看到這塊石頭的時候,眼睛卻瞬間亮了。

他直直地盯著那塊石頭,扔下四兒,快步走過去。

走到眼跟前後,他熱切地上下打量著,又用手去觸摸,到底是玉器打了一輩子交道的老人了,自然一眼便已經看出,那翡翠綠意盎然,流光溢彩,種水通透,這是罕見的驚世翠寶!

他看著這巨型翡翠毛料,聲音都顫抖起來:“怎麽會呢,這麽大一塊翡翠,顏色卻這麽明亮濃郁,還這麽均勻,怎麽會有這樣的料子……這是我在做夢吧,我和翡翠打了一輩子交道,卻從來沒見過這麽好的料子,這……”

他這麽看著時,眼神無意中往下掃,掃到了那翡翠側面的石皮,卻見上面竟然是四個大字。

當看到這四個大字的時候,他腿一軟,竟然險些跌倒。

四兒連忙上前將他扶住。

嶽大師傅半跪半蹲在那舊毛氈墊子上,顫巍巍地伸出手,去觸碰那上面的漢字。

那四個漢字,赫然正是紅色繁體的“卌七萬種”!

老玉雕師傅的手,關節上貼著膏藥,手指上布滿了幹涸發黑的皺紋和厚硬粗糙的繭子。

玉不琢,不成器,而一件件粗陋笨重的毛料,都要經過一雙悉心摩挲的手,摻著玉雕師傅的心血,在那一點點脫落的玉屑中,逐漸被打磨成一件散發著光彩的美玉。

嶽大師傅的手,就是一雙這樣的手,這是一雙曾經賦予無數美玉靈魂的手。

此時,有一縷陽光自倉庫狹窄的鐵窗縫隙中射進來,落在他這雙粗糙枯瘦的手上,也落在那四個字上。

他在這過於明媚的陽光中,顫抖地撫摸上了“卌七萬種”四個字。

隔著厚重的老繭,當他的手感受到那冰涼粗糙的觸感時,他眼中終於泛起淚來。

四兒屏住呼吸,跪在一旁,不敢吭聲。

孟硯青沉默地站在那裏,看著這巨石翡翠,也看著這嶽大師傅。

良久後,嶽大師傅終於開口,聲音沙啞而滄桑。

“我很小的時候,我父親就提起過四十七萬種,他說這是他一生的遺恨,他說當年是他的老東家托他,找幾位當時名手,要一起將這塊巨型翡翠雕刻成材,說想雕刻一件藝術品,要精彩絕倫要震撼世界,要成為國之至寶。”

孟硯青對於這塊翡翠巨石的歷史自然很清楚,不過從嶽三角度講來的故事,她還是第一次聽到。

嶽大師傅繼續道:“那時候我還很小,也許只有五六歲吧,不過我卻記得,他一連幾天不回家,哪怕人回到家裏,魂卻好像沒回來,就一直念叨著四十七萬種,一直念叨著,有時候睡到半夜爬起來,在那裏拿著筆和刀比劃。”

顯然,這都是很久很久前的事了。

嶽大師傅喃喃地道:“終於有一天,不是,是有一晚,半夜,他突然跳起來,說他終於想到了,這件巨型翡翠,應該雕刻一座山一片海,還要有龍,他要雕刻巨龍在雲海恣意翻騰,要雕刻中華山水的氣勢磅礴,那一天,他幾乎睡不著覺,他興奮到手舞足蹈,他還在紙上作畫,畫出他要雕刻的樣子。”

孟硯青心中泛起不忍。

她明白,就像一位畫家遇到絕世美景,就像一位名師遇到一個天資出眾的學子,像嶽三那樣從幾歲便開始雕琢打磨玉器的人,他這輩子就是泡在玉器中的,能得如此巨型翡翠,窮盡畢生才華把它化作舉世罕見的瑰寶,成為翡翠之王者,那將是一個玉匠一生難見的機緣。

一件粗糙拙重的毛料需要一位雕金琢玉的妙手,同樣一位驚才絕艷的大師一輩子都在等待那一塊讓他恣意揮灑才華的瑰寶。

這是可惜,這樣的興奮終究落空。

孟家沒能保住這塊卌七萬種。

當她這麽想的時候,她聽到身邊的老人發出一聲重重的嘆息:“可惜,它沒了,它不見了,我父親冥思苦想一個月,終於想到了,那塊翡翠卻不見了……”

孟硯青:“然後呢?”

嶽大師傅苦笑:“之後的很多年,他人雖然活著,但其實一直都在想著,想著如果再碰到那樣一塊翡翠,他應該怎麽做,他一直都在想,想到後來,幾乎成癡了,解放前,他人不行了,卻一直念叨著,臨終前把他那一晚畫下的圖紙拿給我,說若我有生之年能再遇卌七萬種,要我……”

嶽大師傅喃喃地道:“我埋葬了父親,保下了那張圖紙,很快解放了,我進了北京玉雕廠,時代變了,變得越來越好,只可惜找不到那塊玉,就在我灰心喪氣的時候,我卻聽說了卌七萬種的消息,我因為當時被評為先進模範,被總理接見過,所以我想著找到他,問問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