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章

天沒亮。

花芽在灶台前麻利地把地瓜面攪成散狀,用葫蘆勺分裝在水碗裏,上面用東西壓實。

林娟和林回搶著燒火,林娟一臉困倦,還是擔憂地說:“二姐,你自己在山上呆三天,萬一遇到狼怎麽辦?”

“上樹。”花芽把一大把塑料袋塞到身後籮筐當中,見到水開了,把手往圍裙上蹭了蹭。

她將水碗扣在箅子上,又把箅子放到鍋裏。蒸上二十分鐘,黑不粘就好了。

因為這個名字不好聽,多數人還是願意叫它餑餑。

地瓜面的餑餑比死面窩窩頭好吃,不過不能長時間吃,容易讓胃反酸水。

花芽給自己裝了四五個餑餑,剩下的放到盤裏等早上家人吃。

張鳳英時常用豆面煮地瓜幹吃,味道還不錯,林娟和林回比較愛吃。這次就曬了不少地瓜幹,花芽順手拿了一包扔到籮筐裏。

“怎麽堆這麽多榆樹皮?”花芽看到稻草邊放著一堆榆樹皮,已經去掉外層的老皮曬幹了。

林回每天幫著燒火,知道這玩意的用處,跟花芽說:“前院老吳家要蓋房子,他家大娘請嬸子碾些榆樹面摻到面裏,到時候擀面條給幫工們吃。”

這樣的做法早就過時,是災害年後的吃法。花芽皺皺眉,覺得老吳家太小氣。

如今蓋房子的人家就算家境寒微,到底還是會留出點小麥面給幫工的人吃口好的。最多就是小麥面包在外頭,裏面是地瓜面,做出一份雙色皮包饃。外面看起來是白胖胖的白面大饅頭,咬上一口裏面的地瓜面才露出來。

“咱爹和嬸子都去幫工,要幹大半個月。”林娟不樂意,馬上步入冬季,她爹跑不了山。只能依賴秋天多采摘點山貨拿出去換東西,耽誤這麽長時間,他們冬天的日子都不好過了。

花芽沒吭聲,默默記在心裏。

先到院子裏給水壺打上水,林家村的水都是地下水,喝起來甘甜冰涼。打好水以後,花芽跟林娟和林回說:“回來我要檢查你倆作業。”

不顧他們的哀嚎,花芽背著籮筐出發了。

她打算在這三天裏盡可能的多采點人參和其他藥材。她沒去過大禹島,記得上世印象當中是個特別貧瘠惡劣的島嶼。四周都是暗礁,常年會有海上颶風。

要到大禹島,她首先要到縣裏坐火車到烏吉爾,從烏吉爾轉車到薩丁。薩丁是沿海小鎮,有船只前往大禹島。

中途還要在一座暗礁島上休整儲備水和幹糧,還有給暗礁島上的居民送的貨物也要卸載。之後再從暗礁島行駛兩天,才會抵達大禹島。

擺著手指頭一算,最快也要十天。運氣不好,碰到極端天氣船只無法啟航,等上一個月的情況也有。

花芽盤算著那邊基本藥品應該是有的,缺乏的應該是珍貴藥材。

她怎麽也要跑到二妃山和太陽山掃蕩一圈,能多挖一點是一點。別說千裏迢迢帶過去費勁,真用上的時候就是救命。

這次她打算先到二妃山的土地廟看看,上次走的著急沒好好觀察,萬一還有落網的贓款就便宜錢愛軍了。

她必須把土地廟附近都找上一圈,讓錢愛軍徹底沒有翻身的本錢。

到了二妃山天已經大亮,花芽早上沒吃飯,快到土地廟的時候先找顆大樹攀了上去,一邊觀察土地廟殘骸附近有什麽可以藏匿贓款的地方,一邊咬著餑餑。

深秋時節,粗粗的樹幹自帶一股寒涼。花芽從籮筐裏翻出綠色的包頭巾搭在肩膀上,在身前系好。籮筐裏的手碰到一個圓滾滾的玩意,掏出來一看,是雞蛋。

雞蛋上面用鉛筆畫了五顆紅星,一看就是林回那小子的幹的。

應該是前兩天給他的水煮蛋沒舍得吃,知道她要上山,怕她餓著偷塞進來的。

花芽眉眼彎彎一笑,靜靜地剝著雞蛋。突然花芽覺得耳旁有風扇過,側過頭看到上次遇到的大烏鴉不知何時落在旁邊的小樹杈上,滴溜溜的黑眼珠盯著花芽手裏的雞蛋。

烏鴉這種鳥聰明、邪性,花芽一口把雞蛋塞到嘴裏,然後從籮筐裏找到一包苞米碴,往樹杈的根部放了一把。

大烏鴉嘴裏發出一聲“嘎”,知道蹭不到雞蛋,心不甘情不願地吃著苞米碴。

花芽走的有些累,打算在樹上歇上一刻鐘。就在這時,她看到吃苞米碴的大烏鴉停下動作,伸著脖子往樹的南邊看去。

花芽屏住呼吸,伸出手在大烏鴉眼前擺了擺,讓它不要做聲。

大烏鴉眨眨眼,低下頭繼續叨苞米碴吃。

村子裏人的口糧也就是苞米碴、地瓜面之類的,能大口大口吃到這麽多,也算千載難逢。

“你會不會記錯了,我怎麽沒看到這裏有房子?”熟悉的聲音傳來,趙小燕嬌滴滴地跟一同過來的錢愛軍說:“愛軍哥,人家腿都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