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4章

別人都在吃大蒜, 就花芽死活不吃。有了顧聽瀾的提醒,出門前還戴上口罩。

隔日起床上班,早上食堂裏是蒸的宣軟的大白饅頭。做大白饅頭的師傅是東北人, 最擅長這個, 許多家屬都會趕著他的大白饅頭過來排隊。花芽也很喜歡吃這個大白饅頭, 提前半小時過去等著。

到了食堂門口,已經有不少家屬在面食窗口排隊。王梨花也在前面排著, 見花芽拿著小鐵盆過來打饅頭,揮揮手讓花芽站到她的前面。

花芽擺擺手,她不想插隊,自己掉在隊伍的尾巴上。她今天來的早不怕打不到好吃的大饅頭。

前面打到饅頭的家屬可以到窗口旁邊的長桌上盛小鹹菜, 有鹹蘿蔔絲和辣蘿蔔絲、醋黃豆、醋溜土豆絲、腌豆角和涼拌黃豆芽,還有一份應季的腌小山蔥。

最可觀的應該是這些小鹹菜的旁邊,放著一盆剝好的大蒜瓣。

花芽眼睜睜看著王梨花打了四個大饅頭後,走到長桌邊上把大饅頭從中間掰開一個縫,往裏面拼命的炫各種小鹹菜, 炫完小鹹菜隨手抓了一把大蒜瓣塞了進去, 而後嫌不夠又往裏面塞了一把。

花芽震驚, 她的八斤空口磕大蒜已經夠兇殘,原來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啊。前面的家屬接二連三這樣做, 花芽覺得031部隊應該改名字叫大蒜部隊。

她就要了兩個大饅頭, 八斤早上出操,在西院吃早餐去了。她自己吃早餐, 倔強地擠在一堆家屬裏面盛小鹹菜, 就站在蘿蔔絲鹹菜跟前不挪地方。旁邊家屬“誒”了聲, 花芽乖巧地往前拱了拱,讓出地方。那位家屬就自己繞了過去, 抓了一大把大蒜也是塞進饅頭裏。

花芽看的目瞪口呆,望大蒜生嘆。

食堂裏很快彌漫大蒜的蒜香味,花芽心灰意冷。

嫂子姐家是去了不了了,她對待大蒜的技藝已經很成熟,不但吃生蒜,還烤大蒜、腌大蒜、做蒜蓉、拌蒜醬!

王梨花那邊也是去不得了,一個饅頭兩把大蒜,她不以技術取勝,靠的是走量啊。

花芽思量想去,打算去突擊一下周文芳。

她誠心的希望周文芳做個孝子,能理解媽媽心裏的苦。

周文芳家住的是職工房,在三區的平房四排14號。

花芽沒來過,多數都是周文芳過去找她玩。今天早上時間還早,花芽拿著兩個大饅頭和小半盆鹹菜準備找周文芳一起吃早餐。

她知道周文芳起的早,不知道是去英雄碑還是在家裏。走到三區特意繞到英雄碑沒看到人,地面已經被人清掃過,周文芳應該回去了。

三區的住宅成分就比其他兩個區復雜。

這裏有外聘的工作人員,有臨時過來交流學習的技術工種,還有島外臨時在這邊住宿的其他人。一般臨時住宿的會安排在三區的一棟七層樓裏。前兩種就在三區宿舍裏混著一起住。

周文芳父母是031的老人,在幹部區有自己的房子。後來兩位英雄去世,周文芳回到北京跟爺爺奶奶一起生活,就把他們的房子重新分配給別人。

等到周文芳大了,再次來到031,卻是以外聘工作人員的身份。阮旅照顧她,想在幹部區劃一套房子讓她安頓,周文芳不想借著父母的旗號,就在三區住了下來。到底阮旅還是念著周文芳父母的好,給她分了個帶小院的平房住,這也是對英雄家屬的照顧,沒人會說閑話。

周文芳把小院子打理的很好,院子面積只有高嬸子家的一半大。周文芳已經在小院子裏種了鮮花,還放了一張舊桌椅。閑暇時可以在院子裏吹風看書,小日子很愜意。

花芽到的時候,周文芳正在小院子裏吃早餐。

院子的柵欄只有半人高,花芽悄悄地探出頭觀察一番,沒看到周文芳面前有大蒜,安心地伸手扒拉著用各式貝殼做成的風鈴。

周文芳聽到清脆的聲響,回頭看到花芽,平靜的面容上露出笑容。她走到花芽面前把柵欄的小門打開,問:“你怎麽來了?”

花芽伸手戳了戳她盤在頭上的大丸子,笑嘻嘻地說:“想跟你一起吃早餐。”

周文芳帶著花芽進到院子裏,自己進屋給花芽抱了個靠背小凳子出來。花芽打量著她的小院子,風一吹,花香味鋪面而來。院子的左角還有棵垂楊柳,飄飄蕩蕩,婀娜又文雅。

柵欄用天藍色的油漆重新粉刷過,在一排舊舊的柵欄中顯得寧靜清爽。周文芳還把柵欄上掛著小玻璃瓶,玻璃瓶裏有她在海邊撿的形狀好看的小石頭,還插著小野花。

花芽把小鹹菜盆和兩個大饅頭放到桌子上,咬了口大饅頭,嘴巴鼓鼓囊囊地說:“你這桌子刷著白漆太單調,看這天、聽這海,心裏多歡喜,怎麽也得刷成紅色。”

周文芳抿唇憋著笑,把早上攤的雞蛋用勺子切成兩半分給花芽一半大的:“你管我那麽多,專心吃你的東西,別嗆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