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六章 先正達的種業翻身仗(第3/3頁)

三清新成立沒多久的農作物部門總算有了用武之地。

合同簽訂後,先正達的種子團隊留在了三清,雙方組成一個新的項目組,正式開始了高產農作物的研究。

第一個目標就是大豆,由於華夏大豆主要靠進口,為了達到糧食自主的目的,勢必要研發出一款全新的高產大豆。

幸運地是,中科院的農業專家在大豆基因組研究方面早已有了一些成果。

科學家已經發現了控制大豆籽粒大小,含油量和蛋白含量的關鍵基因,這項發現對於通過基因編輯技術提高大豆產量及品質有著重要意義。

這種叫“甜10”的基因在控制大豆種子發育和油分積累方面起到了關鍵作用。

研究進一步發現,若將“甜10”基因敲除,百粒大豆種子的重量降低40.2%,油分含量降低40.7%,蛋白含量提高32.1%。

若在栽培大豆中提高該基因的表達,百粒大豆種子重量及油分含量都會顯著提高,大豆單株產量可提高11%至20%。

此外,科學家還發現了另一個調控大豆粒數的“甜15”基因,與本次研究成果疊加後,有望在大豆高產和優質等重要性狀上獲得更大突破。

因此,項目組打算從這兩個基因入手,同時提高“甜10”和“甜15”基因的表達,試試看能否研發出一款產量增加,同時又高油量的基因大豆。

三清的生物學家們很快就有了突破。

“什麽?基因編輯很成功,新的種子已經研發出來了?”汪德在京城接到了種子團隊的喜報。

汪德聽完匯報後,頓時一陣恍惚,這也太快了吧。

這才多久啊,也就兩個星期,三清的基因團隊就使用了CRISPR-CAS9基因編輯技術,成功在大豆細胞中表達了兩種基因,並培養出了種子樣品。

接下來,就需要先正達的種子團隊挑選合適的大豆種植區域,進行試驗,觀察後續表現了。

魯省,先正達的一個農業基地,迎來了一群神情激動的來客。

汪德一下飛機,就帶著集團的骨幹人員,風風火火地沖進了基地。

他身後的隨行人員小心翼翼地捧著一個箱子,裏面放著這次實驗的種子樣品。

這次實驗的是高產大豆,如果實驗成功,接下來還會有高產玉米,抗旱水稻等一系列新作物。

一行人走進一個快速育種植物車間,裏面溫暖如春,溫度高低,濕度大小都很適宜,光照也很充足。

這裏的調控高度自動化,光照強弱,溫度高低,濕度大小,二氧化碳濃度等條件都是自動調節的。

一個個白色架子上,放著裝滿土的培養槽,大部分都栽種著綠色的幼苗。

一般來說,在這種快速育種植物工廠裏面,采用了定制光源提供最佳光照,又根據不同時期的營養需求精準供給養分,還能做到環境的精準調控,從而為種子的各個生育階段提供最佳的生長環境。

因此,傳統的農作物生長周期能夠縮短一半。

對於大豆來說,能夠將120天的生長周期縮短到60天左右。

在眾人的圍觀下,基地的工作人員很快將帶來的種子一一種下。

接下來的一切,就交給時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