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章 還沒上市,就成了戰略物資(第2/3頁)

“但是現在,一切都不同了,有了三清的特效藥,植物人也可以徹底恢復,那麽家屬自然願意在病人身上投入更多,只要有一線生機,沒人會不舍得花錢。”

“所以這門生意瞬間就盤活了,要知道全國有五十萬植物人患者,每年新增7萬人,只要這些人能活下來,就是一個非常可觀的市場,更不用說國外的植物人患者了。”

“基本上植物人吃藥恢復需要兩三個月,然後康復治療3-6個月,平均需要半年到一年左右,才能徹底恢復如初。這樣算下來,每個病人能帶來十幾萬的收入,當然,更高端的病人就不止了。”

“完全符合一門好生意的每個特征,單價高,投入少,收益長期且穩定,除了醫藥費用,大頭主要在護理和康復上面。”

“收費不便宜,但是投入卻不高,沒有大型設備,選址可以在一二線城市的郊區,人員配置上以護士居多,醫生嘛一個中心有兩個就行,這可比醫院便宜太多。”

“我們甚至可以跟醫院達成合作,將植物人都外包到托養中心,這樣根本不愁客源。”

“總體來說,我很看好這個項目,算得上一個布局醫療實體的優良賽道。”

投資部的同事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

“這個項目確實看起來很好,無可挑剔。”

“其實很多老年人跟植物人也差不多,以後發展好了,也可以做養老業務,還有什麽癱瘓病人,老年癡呆病人之類的業務,做成大型養護中心。”

“老齡化社會即將到來,勢必催生海量醫療照護需求,我們不是剛投了居家照護機構嗎?加上這個專科養護中心,可謂非常全面,完美互補。”

“確實讓人心動,主要是投資金額不高,這個延和托養中心好像投資也就五百來萬。”

“全國主要地區各開一家的話,總額也不算高。”

“這個創始人團隊就兩個人,一個院長,一個管後勤的神經科醫生,兩個人好像還是同事,能做到這樣,能力都很不錯。”

部門負責人將大家的反應看在眼裏,緩緩點頭道:“很好,這個項目確實值得投資,除了團隊看起來很靠譜,在行業中也有很大的影響力,這點算是關鍵因素。”

“對於專科養護行業來說,這家托養中心算是走在了最前面,只要我們大筆投入下去,盡快擴展到全國,乘著舒馬茨的這波熱度,相信不愁客源,能占據最大的市場。”

“劉平,這樣吧,你去跟這個叫向勇的人談。”

“要抓緊了,這麽優良的項目,肯定不止我們一家看上,其他資本八成也在虎視眈眈。”

劉平神色嚴肅道:“開完會,我就去找他談,盡快敲定投資意向書。”

……

京城,王桂清慢悠悠地走進一個會議室。

裏面坐著一群各個領域的專家和顧問,有醫學專家,有經濟專家,也有生物學專家,甚至還有軍事顧問。

他跟這些人都很熟悉,經常在一起開會,其中的醫學專家還是保健局的掛名顧問。

於是彼此打了個招呼,找到自己的座位坐下,端起桌上的茶啜起來。

九點整,一位頭發斑白,國字臉,滿臉紅光的老人走了進來。

這是談老,那張臉經常出現在電視新聞上,國人沒有誰不認識他。

“很好,今天把大家召集過來,就是為了討論一下,三清這款新出的腦神經幹細胞再生藥物,會產生的一系列影響,以及我們該如何利用這種影響力。”

一番討論後,所有人最終得出了一個驚人的結論。

“談老,這款新藥擁有巨大的潛力和作用,意味著我國神經科學發展到了世界最前沿。”

“其戰略價值,無法估量。建議相關技術和資料定為戰略物資,列入管制出口名單。”

頓了下,這位專家繼續說道:“眾所周知,腦部神經再生技術一直都是最尖端的科技,發表論文倒不算什麽,但是實用科技在每個國家都屬於機密。”

“這款藥目前只是用在腦部受損的患者身上,效果就這麽好,能修復植物人腦部損傷,並讓其徹底恢復。”

“那麽,大家有沒有想過一點,如果將這款藥物用在健康人身上呢?”

此話一出,整個會議室的人呼吸都瞬間停滯了一秒。

王桂清皺眉道:“三清集團應該不可能將這款藥物使用在健康人身上。這屬於人體實驗了,違反醫學倫理。”

專家笑了笑道:“我這也就一個想法,大家隨便聽一聽就行,用在健康動物身上也可以的嘛,哈哈。”

專家打著哈哈,岔開這個話題道:“這是全球唯一能夠修復腦部損傷的藥物,堪稱救命神藥。而且三清的藥物,一向技術含量極高,國外的其他醫療科研機構,也沒有人能夠破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