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二十三章 診斷亭大火,新的研發項目(第2/3頁)

“家人們,整個大無語事件,小區裏裝了一台能做體檢的機器,我就隨便試了試,竟然檢查出我有遺傳病,咱就說,這事不要太離譜了。”

“打卡小區裏的診斷亭,有沒有發現三清的審美還怪好的呢,這設備這外形,帶著一種禁欲美感,讓我看了就聯想到帥氣的醫生,忍不住想進去試一試。”

“集美你醒醒,是機器在給你做檢查,不是帥氣的醫生小哥哥。”

“哎,我唯一的遺憾就是屏幕上出現的是小美,要是一個男醫生就好了,最好是衛總的形象,這樣我每天都能跑一趟。”

“呃,其實你可以找到衛總頭像打印下來,然後貼在機器上。”

“會不會侵犯肖像權?”

“怕什麽?三清又不會起訴你,萬一起訴你就說自己得了萬能的精神病。”

“算了,我還是打印出來,隨身帶著吧。”

“樓上真是離了個大譜!”

在這股熱潮下,全國網紅都聞風而動,紛紛前去打卡,體驗自動診斷亭的新鮮感。

其中有不少翻車的網紅,因為不了解情況,隨便選了個檢查,然後檢查出了一些暗疾,暴露在直播之中。

比如有肝炎的,有心臟病,有糖尿病的,有遺傳病的,這倒也罷了。

好幾個當紅主播一不小心檢查出傳染性疾病,這就非常尷尬了。

只能光速銷號跑路,為自己的直播生涯畫上一個不太光彩的句號。

隨著AI診斷亭的愈演愈烈,一些情侶甚至把這當成了婚檢中心,非得拉著對象來做個全面體驗,才敢步入婚姻的殿堂。

畢竟信息時代,年輕人或多或少都有點亞健康問題,要是小毛病倒也罷了,萬一對方有個什麽大病或者遺傳病,都會造成很大的麻煩。

比如帥小夥有家族糖尿病遺傳,美女有遺傳性乳腺癌,這都是非常考驗感情的問題。

通過了,那是情比金堅,沒通過,那是人之常情。

但每個經歷過的人,想必會重塑自己的人生觀,對生命有著全新的看法。

……

“咦,診斷亭竟然會這麽火?”

衛康坐在辦公室,刷著網上的新聞,不由感到一絲意外之喜。

他也沒想到,大城市的居民嘗鮮意願居然這麽強,第一批診斷亭會這麽受歡迎。

還有各路網紅給免費做宣傳,生生造出了一個個網紅打卡點。

第一批AI診斷亭的數量不算多,總共30台左右,只在四個一線城市鋪開。

都安裝在大型小區裏面,主打一個新奇的體驗感。

由於數量少,每個城市的維護人員只要幾名就夠了,每天開著車按照固定路線,進行維護。

機器的保養,檢測試劑的更換,醫療廢物清理,這些工作只要培訓得當,就能上手。

如果機器真出大問題了,再派出售後人員進行維修。

在每天都有人排隊做檢查的情況下,回本的速度比他預想中要快得多。

只要形成正向循環,就可以將這一套程序按部就班地推廣開來。

他跟齊亮說過,主要方針還是先穩紮穩打,步步為營。

畢竟醫療跟互聯網不一樣,不講究什麽砸錢搶市場,贏家通吃這一套。

自主診斷屬於消費行為,很多時候只有大城市裏經濟寬裕人群,才會願意花錢去做各種身體檢查。

二三線城市裏,這種人可能都不會太多。

所以一開始並不追求設備的數量,而是要先占好二線城市這個坑,然後保障後續的維護,爭取給願意用的人一個超值的體驗。

口碑發酵以後,就能引發其他人追趕潮流,不斷地加入進來,形成一種健康習慣。

就如同年輕人補充魚油和維生素,老年人購買保健產品一樣,這些行為都是各大公司灌輸給用戶的健康理念,經過持久不懈的努力營銷,才給用戶洗完腦,打上了思想鋼印。

三清也要努力讓用戶接受體檢的概念,形成每年體檢的好習慣。

只要用戶形成一種固定思維,一旦身體不舒服,就要去做個檢查,早診斷早治療。

這場買賣才能持久地做下去。

而這,也給了公司繼續往下沉市場發展的底氣。

慢慢來,他等得起。

時間終究是站在他這一邊的。

……

想清楚這一點,衛康便暫時將診斷亭的項目放在一邊。

轉而拿起桌面上一沓厚厚的新藥項目報告,認真地看了起來。

三清現在依托於強大的科研團隊,每年都有幾十個新藥項目冒出來,但是能引起他興趣的不多。

這些報告都是精挑細選過,比較有新意的那種。

“嗯,這個新藥項目不錯,很有意思。”

“研發一款預防頭發變白,甚至是將白發逆轉為黑發的新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