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三章 風聞九野(第2/3頁)

對岸的人似乎被激怒,忽然營寨上跳下一條格外高大的人影,來到岸邊,彎弓搭箭,從滿空交錯的箭雨之中,宛如蟒蛇的金色箭影浩蕩遊過。

小將連發三箭,撞在那來勢洶洶的飛天蟒蛇之上,都擋不住其中勁力,三箭俱碎。

蟒蛇飛到岸邊,小將跳起十幾丈高,把弓背砸在蟒蛇頭上。

蟒蛇終於潰散,金箭落地。

“是摩呼羅迦箭,遼國的八部神箭其中一種,這種箭羽寶貴,只有遼國上將可用。”

關勝微怒,一張重棗臉更加發紅,取出弓箭向對岸連射,道,“好個遼國上將,當真不要臉皮,居然欺我軍中一員少年馬弓手。”

呼延灼等人圍過去,關心那員小將。

“我無恙。”小將說道,“可惜,難得一張合用的大弓,弓弦被震斷了。”

呼延灼笑道:“鵬舉,你這張弓雖大,還不算真正的好弓,我這裏有呼延家祖上所遺的定日弓,你來試試。”

嶽鵬舉大喜,連聲道謝,接過那張寶弓,這張弓雖然只有四尺余高,遠不如剛才那只大弓,但更加沉重,他入手之後,居然不能拉滿,手指扣在弓弦之上時,如撼鐵柱。

對岸又有飛天蟒蛇襲來,身姿修長,嶽鵬舉一箭射去,蟒蛇幻影如遭雷擊,頓時暗淡失控,落入河水裏面。

不過這張弓畢竟太硬,嶽鵬舉又射了不到十箭,就覺得難以為繼。

呼延灼哈哈大笑:“你才十八,就有這樣的本領,了不起,看來這張弓蒙塵多年之後,終於遇到明主了。”

嶽鵬舉道:“我豈敢……”

“不要推辭!”

老將贈弓本來就是一樁美談,關勝他們也樂於促成,交談了幾句,便覺得今日已經盡興,叫人撐起鐵傘,緩緩後退,對面又射了幾箭,也就偃旗息鼓。

趙鼎到這時才驚醒過來,自己坐在馬上,好像已經看了一刻鐘不止,邊軍諸將鬥箭風姿,令人欽羨,一時間忘了光陰。

“當今天下,大宋境內,真正還算得上在做正事的,也只有邊軍了吧。”

趙鼎心中莫名閃過這個念頭,迎上前去,下馬跟幾位將軍見禮。

關勝聽說趙鼎是隨同聖旨來到軍營,頓時兩眼放光,欣喜道:“官家下旨要向遼國開戰了嗎,我等終於可以一償收復故土的夙願。”

趙鼎心中暗嘆,搖頭道:“將軍誤會了。”

眾將弄清原委之後,神態不一,都有幾分意興闌珊,一路無言回到軍營之中,面見韓世忠。

宣旨的太監也已經被再度叫到大帳之中。

“聖旨的事情,你們應該已經聽說了。”

韓世忠一向端方嚴肅,邊軍的將士雖然愛戴他,也對他望而生畏,來到賬中,萬籟俱寂,就只剩下他一人說話的聲音。

“關勝、呼延灼、欒廷玉、徐寧、孫立、董平……你們都要先往汴梁,再整軍出發,可惜你們好鬥成性,平日裏鬥箭為樂,如今身上還都帶傷。”

關勝等人目光一頓。

“末將等人,好勇鬥狠,萬分不該,但若帶傷去汴梁,只怕陣前誤了大事。我們這傷……”

呼延灼看向韓世忠,眼帶征詢之色,“軍醫說,我們這傷要休養?”

韓世忠說道:“要想能恢復勇力,在梁山之役建功,少說也要先休養一年吧。”

宣旨太監臉色大變,待要發作,又隱隱有些膽怯,只好開口苦勸。

趙鼎若有所思,但聽到一年這話,還是哭笑不得,道:“韓帥,一年未免也太久了,我們回去恐怕不好交代。”

韓世忠面不改色,威嚴的令人肝顫,思忖再三,很是為難的說道:“也罷,為了朝廷大事著想,縱然他們落下什麽病根隱傷,也顧不得許多了,那就休養一個月,如何?”

宣旨太監頓時松了口氣,生怕韓世忠反悔,忙不叠的點頭應下,表示會如實回報給汴梁。

他也不是傻子,偷偷打量那些大將,覺得他們回來的時候就沒精打采,出去的時候,更是一個個臉色慘淡,唇無血色,神容憔悴。

“這幫刺面的丘八,真是該死,傷成這樣還要亂跑。”

太監心中暗罵了幾句,倒也不以為怪,兵將之間好勇鬥狠,打的頭破血流的事情,在汴梁也時常發生,這幫人又是駐守界河的,就更不值得奇怪了。

眾人離開之後,韓世忠把趙鼎留下,道:“一個月的時間,樞相夠用嗎?”

趙鼎心悅誠服,道:“韓帥運籌帷幄,下官佩服。”

“唉,不過都是為朝廷鞠躬盡瘁而已,你退下吧。”

韓世忠又把聖旨展開看了看,臉上滿是坦然,眼神沒有半分波動,隨即起身回了韓府,直入後院。

院中,他夫人梁紅玉一身淺紫勁裝,正坐在石桌旁邊,仔細擦拭寶劍,桌上還有酒壺酒杯,小碟糕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