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三章 泛舟玄武湖,西北赴城關(第2/3頁)

“我當初若是真去北方,跟那些教門首腦們拼殺一通,暢快而亡,好歹我還知道我是怎麽死的,我是為什麽死的,總好過以後在戰場上被高手余波直接轟成飛灰,死的那麽稀裏糊塗的。”

他最後雖然還是被勸說,放棄了那個想法,但那也只是因為被人情羈絆罷了。

其實這兩年來,他越來越覺得,如果自己當初真那麽做了,未必不會換來一個更好的結果。

不過鄭規也知道自己這個想法,其實是有些自暴自棄的意思,所以他足足忍了兩年,克制自己的那些念頭,讓自己重新振作,奮力修行,常常閉關。

直到最近,關於北方的消息傳來,才讓他終於按耐不住,出關來找九英道長談談心。

“天行有常,不以堯存,不以桀亡,唐堯這樣的聖王,跟夏桀這樣的暴君沒有差別,那麽天上的太陽,跟地上的小草又有什麽差別呢?”

聽了鄭規那一番剖析之後,九英道長很是從容的說道,“師弟,你也是上過山學過道的,該知道,道之所在,至小無內,至大無外,涵蓋宇宙,遍及微塵。大道,從來不是單為了強者而存在的。”

“世上的事,有他們那些強如神魔的存在要去做的,也有我們這樣的人要去做的,其間並無高下之分。”

“天宮和神殿的那些君主,或許可以在揮手之間,殺死一百個九英,但是既然我們沒有相遇,那他在我這裏,跟我手裏這只梨也沒有差別。”

“嗯,他們肯定不會像我這只梨那麽好吃。”

九英道長切了一塊梨,送給鄭規,笑著說道,“無論結果會如何,在結果真的到來之前,都不影響我們依著自己的本心去做事,何必患得患失呢?”

鄭規長嘆了一聲:“明白道理,不代表真能說服自己,去安然依循道理而行事。你這高人的境界,大約也可以算是陽明先生所說的知行合一了吧,我是學不來的。”

他把話說開了,心裏的壓抑終究也能消解幾分,便接過那塊梨,吃了起來。

一塊雪梨還沒吃完,鄭規和九英就同時面露異色,向著西北方向望去。

他們隱隱約約好像感覺到在西北遙遠處,發生了什麽事情,不過只是一種模糊的感應,說不出具體的緣由。

沒過多久,一只磨盤大小的青殼螃蟹,從空中飛來,將要落到小船上的時候,體型驟然一縮再縮,最後化為巴掌大小,落在桌面上。

九英道長打了聲招呼:“雲華兄。”

這位雲華先生,是最早跟南明方面接觸的地母族人。

元君廟跟南明方面的合作,是紫元君決定的,但卻是由雲華與九英之間的交情奠定了基礎。

“九英老弟。”

大螃蟹發出略有幾分蒼老的聲音,但中氣十足,說道,“元君娘娘說,岷山山脈那邊,有遠古時期的遺跡現世,動靜不小,她已經趕去查看了,叫你們做好準備,說不定這邊的高手之後都要去參與一些事情。”

鄭規連忙問道:“什麽遺跡,是元君廟的,還是天宮或神殿那邊的?”

“應該都不是,遠古時期整個地母神族雖然以我們三方為首,但是僅次於我們的勢力,還是有不少的。”

雲華並不避諱的說道,“實際上,自從那幫人從祖廟叛離出去,創立太淵神殿之後,我們元君廟排除元君娘娘外的整體實力,還未必比得上某些沒有君主坐鎮的大教聖地。”

“我想這次現世的遺跡,可能會跟昆谷、炎梁、扶都、陽平、桐恩這幾個勢力中的某一方有關吧。”

雲華博聞廣識,心思縝密,當年也是十二重天巔峰境界的高手,屬於元君廟的肱骨之臣,幾乎通曉元君廟收藏的所有典籍。

他做出一些猜測,指點九英道長和鄭規,把南明方面所有七重天以上的高手名單列出來。

南明原本就已經有了內閣,皇帝基本成了個象征,各部官吏各司其職,而在元君廟現世之後,除了傳授給他們種種功法之外,還給他們參考了遠古時代的某些制度。

如今的南明王朝,在政務方面來講,幾乎沒有哪一個人是真正不可或缺的,就算把一些人從看起來非常重要的位置上調走,也立刻會有人代行職權,讓整個體系有條不紊的運行,朝政大體保持平穩。

所以南明的這些高手們,就算平時身兼數職,在有必要的時候,也可以利索的投入到戰事之中,沒有多少負擔。

九英和鄭規兩個人親自出動,調集高手的動作已經夠快了。

但是僅僅就在兩刻鐘之後,秋笛就通過元君廟的通訊靈核,聯絡到了雲華。

“你見到當年的小關兄弟了……擊退天宮君主……千裏深淵……珙桐聖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