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六十八章 徐庶,龐統(第2/3頁)

華雄便是如此對待世家大族的。

只是,這情況和情況不同。

劉表乃是漢室宗親,所靠的便是世家大族的支持。

倘若真的這般做,只怕還沒有等他將這些事情做完,治下世家大族們,便已經先將劉表給解決了……”

徐庶道:“這就是各憑本事了。

這就是最好的做法。

倘若不如此做,根本沒有任何的生路。

華雄能夠通過此舉,一舉破開困局,為何劉表便不能?

如果是操作得當,一樣可以。

一直擔心世家大族,便會一直受到世家大族的鉗制,永遠站不起來。

他這個時候不願意冒險,今後經歷了此番事情之後,就算是想要再次冒險,對世家大族們出手,行此策,也根本不可能了。

沒有了力量,只能夠慢慢的等死而已。

既如此,還不若行一些激烈手段,拼死一搏,成了便可涅盤重生。

便是不成,那也和之後的結局沒有什麽兩樣。

一直在這裏,前怕狼後怕虎,猶猶豫豫怎成大事?

這等心性的人,根本不配在這亂世當中爭鋒,更不配為一州之主。

再這般下去,正如我方才所言,大旱結束之時,只怕便是流劉滅亡之日!”

聽到徐庶所言,在場有人很不認同。

直接出聲進行反駁。

覺得世家大族才是根本,不可違逆。

也無可替代。

華雄是倒行逆施。

徐庶此言,更是大逆不道。

是一個亂招。

將會給劉表帶去災禍,也會讓荊州四郡,變的更亂,乃是取死之道!

荊州四郡,將會更加動蕩不安!

徐庶聞言,將手扶向腰間雙劍,眯眼看著此人。

帶著一絲的驕傲。

然後開口和其辯論起來了。

將其給辯的啞口無言。

如此一番辯論之後,徐庶道:“劉表已經是注定了將要滅亡。

其治下四郡,也將大亂。

諸位好友,若是可以,便不要在這裏多待。

免得到時間,會受到波及。

我今日與諸位相聚,也是要向諸位告別。

再過上旬日,我便會從荊州這裏離去……”

徐庶和眾人一番辯論之後,望著在場幾個,在荊州這裏還算可以的朋友如此說道。

“元直此番,可是要前去找華雄,投奔華雄帳下為官?

聽說孔明早在之前,便已經到了華雄的帳下聽命。

而且還頗受重用。

雖然年紀不大,可那華雄並沒有因為他年歲太小,就有所輕視。

元直對那華將軍如此推崇,想來也是要到華將軍那裏做事情了。”

開口之人,個頭不高,其貌不揚。

雖然是文士打扮,可是在在場的這些文士裏面,卻有種格格不入之感。

而且開口說話之時,聲音也顯得比較沙啞。

不說其才能如何,單單看著相貌,聽聽聲音,就會讓人升起一些輕視之意。

但徐庶卻面對此人,卻沒有任何的輕視。

因為他知道,此人雖然其貌不揚,相貌甚至可以用醜陋來形容。

可是此人,卻是一個有真才實學的人。

是在場眾人當中,可以說最為聰慧,天資最好的一個。

當下便道:“確實有此意。

倒也並非是要到那邊為官,只是想要先去那邊看上一看。

看看對方到底會如何做。

看看真正的華雄,是什麽樣的。

等到有確切的認識之後,再考慮其他不遲。”

說完,就望著這其貌不揚的人道:“士元,不若你我同行。

依照士元之才,到了那邊,必然能夠得到華雄重用。

也能夠施展抱負,展現才智。

不至於埋沒了一身的本事。

戰亂將起,也該考慮一下自身之事。

良禽擇木而棲。”

聽到徐庶的話,龐統想了一下,搖了搖頭道:“還是不了,我已經有所打算。

前幾日,有友人來了書信,邀我前去江東。

聽說那江東孫策也是不錯,我想到那邊去看一看。

如果是前幾日,這書信沒有來之前,我倒是可以和元直一起前去華雄治下,遊歷一番,見識一下華雄的風采。

可現在,我那友人先來了書信,我也答應了其前去江東。

人言而無信,可是不成,只能是謝過元直的好意了。

聞聽龐統之言,徐庶大為可惜。

“元直這樣的人,不能一起前去華將軍那邊,實在是令人心生遺憾。

不過人各有志,我自不會強求。

希望士元,還有在座的諸位,都能有一個光明的未來。

有一個不錯的結果!”

說罷,就舉起酒碗,邀請眾人一起飲用。

之前的那些辯論,到了此時已經被一些離愁可不可抵抗的大勢所帶來的沉重壓力所代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