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2章 寺廟重逢

時間過得很快。

轉眼又是三個月過去了。

這三個月的時間,看似好生並未發生什麽事,但其實也出了不少事。

鄭家墻倒眾人推。

麗妃迫害曹嬪一事,證據確鑿,就連曾經暗害兩位皇子的事也被人檢舉了出來,天子震怒,麗妃被廢,徹底被打入冷宮。

曹嬪則被提拔為妃。

朝堂之中,鄭曜一直抱病不見人,其黨羽卻是被廢除了不少,一時間,朝堂內外動亂,而清河郡之中,清河王這幾個月的事跡也終於一點點被傳到了京城之中。

奏報而言。

清河王在清河郡的這五個月,大刀闊斧,對外,他先是提拔了不少布衣商人,改了賦稅,放寬了許多商賈的限制,減輕田租,鼓勵百姓墾荒種田、修溝渠,預防洪災;對內,則瓦解了持續於清河百余年的世家勢力。

自此。

清河郡再也不是世家獨大。

這一舉措也帶動了清河郡的經濟。

經濟二字為“經邦濟民”的縮寫,不管世家如何不喜這位清河王,但都不可否認清河郡這半年以來的成效,清河郡的百姓更是無不贊頌清河王的。

事情傳入京城,自是引來不少熱議。

去年十一月萬壽節之際,眾人從天子口中初初知曉有這位清河王的存在時,自是議論紛紛,不少人都覺得這事太過荒誕。

可如今未到半年的時間,這位清河王用清河郡如今的豐績堵上了這世上悠悠眾口。

何為天子?

世間至尊既為天子。

可對百姓而言,當權者是誰與他們的關系並不大,他們只要他們尊崇的人是為他們考慮,讓他們過得好就好了。

朝堂之中立儲一事也開始重新提上了進程。

原本清河王剛出來的時候,還未敢有人提起此事,可如今,清河王功績赫赫,反倒是那位素來養尊處優的三皇子庸庸無為,其母又是罪人,這讓朝臣如何敢把儲君的位置交於這樣一個人的手中?

一時間,眾臣皆推崇這位清河王為儲君,讓天子立刻調遣清河王回京以皇長子身份祭拜天地與祖宗。

李崇並未當即就決定立儲一事,但也未曾反對朝臣的建議。

三月初——

便有一份急報送去清河郡,請清河王回京。

這是清河王第一次回京,一時間各方勢力更為雲集,而京城與清河郡之中也是各有部署。

崔府之中,小順子正在收拾東西,葉七華和啞叔則在外面清點這次跟隨的人手以及所行需要的東西。

而屋內。

裴有卿正在對裴郁諄諄勸導:“你此去雖有朝廷派來的金吾衛相護,但恐怕路上刺殺也不會少,需多加小心。”

這三個多月的時間。

他日日跟在裴郁身邊,自然最為清楚他所遭遇的事。

隔三差五的刺殺,到先前一波波的死士。

如若不是他身邊能人眾多,外面又有幾波勢力互相抗衡,恐怕早就沒命了。

可這一去,不知要走多少地方,也不知會經歷多少危險……裴有卿越想越不放心,最後還是忍不住說道:“不若我還是陪你去吧,就算我打不過他們,至少也能替你想點法子。”

裴郁也在收拾東西。

多是雲葭這幾個月給他寄來的東西。

他現在身上的春衫也是雲葭前陣子送來的,正好合身。

可惜開了春,大氅是不能再穿了,但他也讓人鎖在了箱籠裏,打算一並帶回去。

此刻聽聞裴有卿之言,他頭也不擡地說道:“你跟我離開,清河郡這邊怎麽辦?放心吧,啞叔他們在,不會有事的。”

“等我在京城安定下來,再讓人來接替你。”

裴有卿倒是無所謂回不回京城,他如今跟在他身邊當一個小小的長史其實也挺好的。

他就是擔心他這一路危險,會出事,但裴有卿也知曉自己即便跟在他身邊也無用,還不若替他守好後方,把修溝渠一事繼續下去。

免得被人破壞,前功盡棄。

想清楚了。

裴有卿也就不再糾結,除了囑咐他一路小心,他便跟裴郁保證道:“放心,我會守在這邊,繼續我們未完成的事。”

裴郁對他自是放心的。

裴有卿無愧他之前的名聲,有他在他身邊,如有神助或許有些誇大,但裴有卿的出現的確幫襯了他許多事。

在他來之前。

清河郡的各方勢力,他其實並未摸得很清楚。

李崇特地想要磨練他,自然不可能事事都說與他聽,許多事都是靠他自己一點點去查,而裴有卿作為曾經信國公府的下一任繼承人,世人贊嘆的無雙公子,他的眼界和閱歷都並非從前的裴郁所能比的。

那些交錯盤桓、絲絲入扣的各大世家,都是裴有卿替他一一抽絲剝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