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6章(第3/4頁)

蘇念星特地請何靈蕓吃飯,向何靈蕓請教,專業的事就問專業的人。何靈蕓做的就是媒體,肯定比她更懂怎麽解決這類事件。

“這是我們店近期要上的新品。”蘇念星將李師傅和張師傅合力研制的菜品端上桌。

為了提高店裏的業績,蘇念星提出創新菜品有額外獎勵,鼓勵兩位師傅創新。他們琢磨半個月決定做碟頭飯。

碟頭飯在香江不算陌生,像叉燒飯就是碟頭飯其中一種。但是蘇神算之前一直做小籠包、炒飯炒面和涼菜。現在天氣轉涼,涼菜不怎麽好賣,所以就得另找替代品,碟頭飯就是最好的選擇。

何靈蕓吃著軟糯彈牙的鮑魚飯,對鮑魚滑嫩Q彈的口感更是贊不絕口,“色香味俱全,葷素也剛剛好,就連擺盤都那麽精致,怪不得你們店的生意這麽火呢。”

菜是由兩位師傅研制的,擺盤是蘇念星搭配的,她學的是旅遊專業,攝影是她的拿手活,色彩搭配就是基本功。蘇念星笑笑,“喜歡就多吃點兒。”

何靈蕓吃個半飽,這才慢條斯理問蘇念星,“你為什麽要解決黃牛問題?”

蘇念星愣了一下,低頭想了想,“我怕把票價炒高,把客人都嚇跑了。價格每提高一點,客戶群體就會減少一部分。”

這個社會是呈金字塔形狀,塔尖是少數。算得起一千卦的人肯定比一千二的人要多。她不能因小失大。

何靈蕓點點頭,“我覺得你沒必要解決黃牛,它的存在並不全是壞處。報紙上宣傳一下中簽者的勵志事跡。標題我都想好了,‘香江回報率最高的獎,四港幣就能贏得一千港幣大獎’,到時候會吸引無數市民,到時你可以趁機把卦金提高,最好是提到一萬。”

蘇念星瞪圓眼睛,一萬?有多少人能出得起這個卦金啊。

何靈蕓卻絲毫不覺得貴,反而滔滔不絕跟她講道理,“你的思維方式估計是受內地影響,總想著讓底層的百姓也能分一杯羹。但香江是資本主義,誰出的錢多誰就有特權。在許多市民心裏,貴的東西就是最好的。你一天只算三卦的饑餓營銷不也是為了提高卦金嗎?”

蘇念星心想她一天只算三卦,不是為了饑餓營銷,她是真的只能算三卦,不過這些不好解釋,她嘆了口氣,“如果不加以制止,黃牛可能會從我這邊買另外兩卦的資格,到時候客人會從黃牛手中買票,那我的冰室生意還怎麽紅火?”

蘇念星算卦越神,她的客人就越多。這些客人帶來人氣,他們來買小籠包,一是小籠包真的好吃,二是他們想中獎。她死死拿捏住顧客這種占便宜心理。

何靈蕓懂宣傳,但是論起做生意,她絕比不上蘇念星。這點她還真沒想過。

蘇念星自己已經想出辦法來了,“我決定讓求卦者登記個人信息,登記後就不能更改。至於中簽顧客,可以由著對方賣出,但是時期僅限三天……”

不得不說何靈蕓的話也有道理,黃牛的存在對她提高知名度有幫助。

她把兩者綜合一下,“那就把食客買小籠包,中了簽,然後轉賣給別人掙了大錢的事登報。卦金越貴,食客們就越想來買小籠包。至於另外兩卦,我打算每天加價一港幣。”

何靈蕓打量她半晌,“沒想到你這麽會做生意。那你還問我?”

蘇念星給她倒了杯水,“你出的主意也不錯。現在的人壓力都很大,都想一夜暴富,六1合1彩獎池越來越大就可以證明這點。來我店裏買小籠包,運氣好能中獎,能讓他們發一筆大財,確實很棒!”她沖著何靈蕓笑道,“如果我找報紙宣傳,你能不能幫我介紹,我想登生活版面的頭條。你放心,一切花銷由我來出。”

其實這相當於軟文廣告,別看只是登生活版面的頭條,沒有人情還真不一定能辦到。至少蘇念星之前認識的那些記者,他們就不會幫她。

何靈蕓一口答應,“可以,我回去就幫你聯系。到時候你整一桌像樣的酒菜,應該就能打發了。如果你舍得花錢,上頭版頭條也不是不行。”

蘇念星確實有些心動,“多少錢?”

何靈蕓粗略估計一下,“五萬。”

蘇念星倒吸一口涼氣,這麽貴?

何靈蕓攤了攤手,“同一個新聞很少連上兩次,除非是命案。你這沒死人,上次登上頭版頭條已經不錯了。再登一次就是舊新聞。”

香江報紙的原則就是“更快,更新,更吸引人眼球”,蘇念星舍不得這麽多錢呢。她還琢磨著給自己換個住處呢。

她現在除了睡覺和吃早飯在劏房,其余時間都是在冰室。

那個房間實在太小,睡覺都覺得壓抑,她真怕自己哪天憋出心理問題。

她拒絕花錢上頭版頭條。何靈蕓也沒有勸,吃完飯回去後,她就幫蘇念星聯絡朋友,很快找到一家報社願意報導這條新聞。